2019年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 |
发表时间:2019-10-18 阅读次数:523 |
一、实验室简介 本重点实验室为中国民航局于2018年1月首批认定的14家民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一。该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民航机场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在飞行区设施性能感知、长期性能分析理论、全寿命保障技术和运行安全管控等方面的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民航、军队和地方的科技进步奖项,主编了多部技术规范和指南,为我国民航机场建设和安全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开设了机场工程相关课程,为我国民航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国内外影响广泛。 二、基金简介 为保持和发展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机场工程”重点学科领域的优势,不断提升在全国和国际上的地位,支持我国民航机场事业的发展,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特设立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用于资助我国机场工程前沿课题和交叉科学课题的研究,为民航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科技储备。 三、主要支持的研究方向 1. 飞行区运行仿真 2. 智能跑道大数据技术 3. 机场跑道的不停航快速修复技术 四、管理办法 1. 开放基金资助方式:重点资助本实验室主要学术方向关联的机场工程科技前沿课题和交叉科学课题的研究。 2.成果要求:开放基金的研究成果由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和本实验室共享,至少发表一篇EI或SCI收录论文。开放基金资助的论文发表、专著出版和奖励申报等都应标注"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和基金编号。 3.执行期限和支持强度: 开放基金课题执行期限为两年。支持强度每项不超过3万元。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基金负责人可以申请延续课题。 5.申请、审批、年度报告、结题等事项:根据当年发布的开放基金申请指南,接受申请、学术工作组开展学术评审和立项、学术委员会最终审批。在执行中期及结题期,提交进展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申请者根据主要研究方向选立课题,认真填写申请书。优先资助立论清晰、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具有创新科学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次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19年11月30日。有意向申请者请填写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实验室dr.yutian@tongji.edu.cn 下列人员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但可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研究: —在读(含在职)研究生; —已离退休的科研人员; —同济大学在编人员; 六、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 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 邮编:201804 E-Mail: dr.yutian@tongji.edu.cn 联系人:田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