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祝贺!同济大学4位教授当选院士,我院99届博士童小华当选!
  发表时间:2023-11-23    阅读次数:

昨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正式揭晓,同济大学4位教授当选院士:校长郑庆华教授、副校长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翦知湣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童小华教授是我院99届博士生,师从杨东援教授。

郑庆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庆华,1969年1月出生,浙江嵊州人。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2023年2月任同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系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

研究领域为大数据知识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先后获得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等荣誉。

童小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小华,1971年2月出生,江西抚州东乡人。现为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副校长。航天测绘遥感与空间探测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研究领域方向为行星测绘遥感。研究成果推动了测绘遥感从地球到深空天体、从广域到实时的技术发展, 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并支撑多项重大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光华工程科技奖。

童小华博士论文《GIS-T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部分摘要:(注:内容摘自杨东援教授微信公众号“悠闲老头看交通”)

论文围绕GIS-T的数据质量、精度与不确定性和GIS-T的数据模型展开研究。这是GIS和GIS-T的基础研究,也是各种应用扩展的关键。文中GIS-T的数据质量、精度与不确定性研究内容包括GIS-T数据采集的误差性质和分布,误差的处理模型和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模型和可视化,以及数据的质量控制技术等;GIS-T的数据模型研究包括适用于道路交通部门的线性参照数据模型,内容涉及线性参照系统的概念、模型、应用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动态分段。

论文研究中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证明了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的误差,从不同的公理出发(平均值公理、中位值公理和P-分位值公理),可以导出服从不同的分布形式(正态分布、拉普拉斯分布和P-范分布),从而从理论上说明了遵守误差统计性质的分布不一定都是正态分布,而有可能是其他的一些分布。在此基础上,对道路曲线数字化为GIS-T采集数据的误差性质和误差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应用试验分析和各种分布拟合检验理论和方法,得出数字化误差的分布不一定是正态分布,而存在属于p-范分布(1<p<2< span="">)可能性的结论。

研究成果系统地建立了地图数字化为GIS-T空间数据采集中的各种数据处理模型,包括基本平差模型和复杂图形的分级平差处理方法,以及最小二乘条件平差的迭代计算方法;着重探讨了道路曲线数字化数据的处理问题,建立了道路曲线数字化数据的联合平差模型以及曲线分段数字化的整体平差模型,给出相应的精度估计方法,将基于最小二乘法与基于P-范最小处理道路曲线数字化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合适的道路曲线数据处理模型。一方面,这对研究GIS-T空间数据库的精度,以及有效评价和控制GIS-T空间数据库的质量是有益的。同时采用道路曲线的平差处理方法,恢复道路的几何线形和参数,为建立线性参照系统和动态分段模型奠定了基础。

翦知湣  中国科学院院士

翦知湣,1966年12月出生,湖南常德人。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兼任国际过去全球变化计划(PAGES)科学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获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长期从事海洋地质学的教学与科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30多个科研项目,在西太平洋古海洋与东亚古气候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尤其在古气候演变机制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在Nature、PNAS、Science Advances、NSR、EPSL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三百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担任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首席科学家,主持国际大洋钻探第368航次和南海“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航次,为我国海洋深钻、深网、深潜的科学与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我国海洋地质走向国际的中青年领军人物之一。

高绍荣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绍荣,1970年3月出生,山东章丘人。现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主任。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

高绍荣长期从事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以通讯(含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 Stem Cell和Nature Cell Bi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曾入选世界十大医学突破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等,领衔的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同济大学微信公众号|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