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资源,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如今,信息化技术正驱动教育结构性的变革与创新,课程设置逐渐朝着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协同化方向发展,线上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直播课程等一系列课程形式愈加丰富。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趋势与要求。《中国交通报》“走进精品课”栏目对我院一批优秀课程进行了专题报道,本期一起来了解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
“电动车在充电时着火的事故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
在同济大学《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堂上,老师黄世泽将交通运输领域社会治理的难题,抛给了交通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同学们。学生们基于线上学习,在线下课堂围绕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独到的见解。不仅加深了对电路的理解,能够运用电路分析具体的工程问题,更加深了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课后不少同学意犹未尽,围绕该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这不仅是个例,在每节课堂上,师生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探讨行业热点和前沿问题。
《电子技术基础》是信息学科的基础课程,也是检测技术等智能交通类专业类课程的前序课程。当前,智能交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交通工程专业等新工科专业开设信息类课程,但普遍面临课时减少教学组织难、交叉创新能力培养难、课程思政融入专业难三个难题。为此,课程团队总结形成了“问题导向、科教融合、思政赋能”的混合式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进行全链条教学改革:重构知识体系,提出问题导向的教学组织方法,以来自实际生活和科研中的问题为导向,通过抛出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仿真—设计—竞赛”三阶段交叉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按新工科培养目标,挖掘出思辨精神、挑战精神、职业素养三个思政元素并融入课程,培养学生的高尚情趣。
团队成员(从左到右):黄世泽副教授、杨晓光教授、董德存教授、沈拓
该课程由黄世泽副教授及团队成员杨晓光教授、董德存教授、沈拓等主讲。该课程自上线以来,累计选课人数近3.2万人,于2020年获评上海市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线上课程),2023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获评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副高组三等奖等荣誉。在交通类专业开设信息课程的路径,获得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认可。
该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问题导向,围绕案例分析,面向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课程评价平台上写道:“课程互动积极,体验感极好!”“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和小班化教学让我找回了真正学习知识的感觉,课程和培养目标的精心设计也让我们学得更加扎实,对电子技术课的兴趣也保持高昂。”
一名毕业后在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做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学生对课程评价说:“《电子技术基础》将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锻炼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黄老师的课堂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为日后在工作和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基础。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让我们不仅具备专业技能,也具备了适应快速变化工作环境的素质,使我们在步入职场前做好了更全面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