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中国中车日”活动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许学军,中国中车集团党委常委、副总裁刘可安,中国中车集团总工程师于跃斌,同济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凌建明,中车企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同济大学有关部门、学院领导和教授们参加了系列活动。

双方举行了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理事会、科技创新座谈会、2025年度重点项目三方合作签约仪式,会议由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马万经主持。在校领导陪同下,与会人员参观了同济大学智慧校园辅助决策“驾驶舱”、校史馆、大学物理实验室、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
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致欢迎辞,对中国中车集团长期以来对我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双方以共建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为合作平台,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南南合作倡议,联合开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面向科教兴国和交通强国战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机制新体制。

副校长童小华和副总裁刘可安为理事会理事、中心领导颁发了聘书。中心主任凌建明汇报了《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管理章程》与《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理事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心管理章程与建设方案。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孙烨忱介绍了学校在智能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中国中车集团科信部副部长高殿柱分享了集团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升级、新能源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案例。中国中车集团科信部副部长谭绍军介绍了2025年重点合作项目情况,明确了双方将在轨道交通、磁浮交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同济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中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等单位代表共同签署了2025年度重点项目三方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标志着双方的科技创新合作开启新篇章。

中国中车集团副总裁刘可安,向同济大学长期支持集团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双方以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为合作平台,通过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助推同济大学与中国中车集团在轨道交通和清洁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联合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开展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与中车领军人才专项培训,为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面向交通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有组织的联合攻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此次活动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机制化、长效化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