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在通达馆103报告厅召开交通学院2024年度年终总结及表彰大会。大会由党委书记马万经主持,全体教职工参会。

党委书记马万经主持

全体出席
凌建明院长首先作2024年学院工作报告。他指出,回顾2024年,学院紧紧围绕“三化”引领与“三全”融合的核心理念,深度践行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全力推动大交通学科的转型发展。今年是新组建交通学院融合发展的第一年,学院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学科发展战略咨询,顺利完成党建标杆院系验收工作,成功获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中表现卓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在全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上作为高校唯一代表发表主旨报告,并首次发布“交通强国指数”,极大地提升了学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同时,学院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交通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成功研发同济“行之”智慧交通大模型,并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精彩亮相,为交通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数智交通系统安全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也在有序开展,重塑学科七大新质方向,有力推动大交通学科转型发展的同时,也为未来交通领军人才的培养筑牢了坚实根基。秉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理念,学院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教学领域,学院斩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届数字教育优秀示范案例等多项荣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等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效。在本科生招生宣传工作方面,学院成功突破黑龙江招生瓶颈,重回全国第12位,湖南省招生进一步巩固全国排位。科研工作方面,学院成果丰硕。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项,其中国家重点基金2项、国家优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多项省部级一等奖。学院创办的英文期刊IJTST成功进入JCR交通类Q1区,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此外,学院还积极主办多场高规格学术会议,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2024年科研经费到款达3.4亿元,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在人才引育方面,学院通过实施“智引计划”“青年教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7位教师获评国家级青年人才,2位副教授分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和重点项目,5位教师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19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显著。同时,学院国内外合作交流频繁,签署多个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承担6项国际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学科声誉。
凌建明院长在2025年工作重点中表示,学院将全力统筹各方资源,优化工作方案,紧密跟踪相关动态,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奋勇前行,力求在高速磁浮、数智交通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高水平完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验收,国家科学技术奖、院士及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实现突破,学院空间融合及文化建设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着重提醒全院老师,务必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严格遵规守纪以及规范科研经费使用。
展望2025年,学院将继续砥砺前行,在新的征程中努力实现新突破,创造新辉煌。最后凌建明院长祝福大家新春快乐,蛇年大吉。

院长凌建明作总结报告
2024年度学院共荣休11位教师:程祖国、储志刚、郭晓民、姜卫星、刘灿齐、刘万明、王炳龙、王国强、吴宝红、杨新安、应之丁老师(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名),凌建明院长为荣休教师代表献花,陈小鸿主任代表领导班子及全院教职工向他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为学院发展、学生成长所做出的贡献。

合影

陈小鸿主任讲话
延续学院全院大会的传统,为11月、12月、1月、2月份生日的教师送上生日祝福,感谢各位老师为学院发展所做的贡献,现场氛围温馨融洽,老师们感受到浓浓暖意和关爱。

合影
年终表彰环节,学院共计6个团队获得团队表彰,52名教职工获得个人表彰。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所有获奖团队及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勉励大家积极投身科研和教育事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2024年度考核优秀教师






2024年度交通学院“院长奖”
同路同心奖






2024年度交通学院“院长奖”
杰出服务奖

总结大会后,召开交通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学院行政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黄灿彬主持并作报告

党委副书记杨志丹作财务工作报告
附:表彰名单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系:杨超、叶昕、袁泉、杭鹏、岳李圣飒、张思扬、陈恩惠、杨晟、李云清、张戎、徐瑞华
交通设施系:肖飞鹏、许玉德、王治、曾孟源、田雨、陕耀、龚红仁、孙大权、徐前卫、涂辉招、余博
车辆与运载系:李莉、宫岛、牛刚、任利惠、周凯、梁海泉
交通信息与控制系:沈煜、欧冬秀、王书玲、赵聪、刘成龙、黄世泽
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国斌、吉文、廖志明、张华、叶丰、秦峰、张仿琪、方海清、沈一兰
机关:周峰、袁婧、王琍琍、马燕萍、万小华
实验室:张力楠、王艳丽、段晓英
(团队获奖名单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学院风采保障团队
柴颖、陈佳维、戴玲丽、胡惠荣、黄泽蓉、季昌、贾弦、陆昱蓉、马艳萍、沈文燕、孙海燕、孙燕、万小华、王琍琍、王玉贞、王长丹、韦怿、吴侠、曾孟源、张纪京、张思扬、赵聪、周峰、朱宏等
学科服务团队
柴晨、陈恩惠、成诚、傅挺、龚红仁、郭静秋、郭赟韬、杭鹏、何超、刘成龙、刘皓冰、骆晓、上官强强、田雨、王浩然、王鹏玲、邢莹莹、严宇、余博、俞春辉、赵聪、朱宏等
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团队
柴晨、陈恩惠、陈佳维、程怀磊、宫全美、龚红仁、郭赟韬、黄世泽、惠英、暨育雄、蒋愚明、梁东力、刘成龙、刘诗福、柳本民、骆晓、彭一川、钱劲松、孙大权、滕靖、万小华、王琍琍、王治、毋妙丽、肖飞鹏、许玉德、杨超、余博、袁泉、曾孟源、张岑、张兰芳、张力楠、张思扬、张小会、赵聪、钟庆伦、周峰、周雪梅、朱宏、朱炜等
柴颖、陈岳剑、郭春江、胡浩、胡杰、吉文、金宇、李君、李莉、梁海泉、陆正刚、马燕萍、牛刚、欧冬秀、潘洪亮、任敬东、任利惠、荣立军、沈文燕、孙国鑫、王恬格、吴尚、薛文斌、尹龙、袁婧、张济民、张继彤、周和超、周凯、朱秀艳等
学科平台建设服务团队
柴晨、陈佳维、陈姗姗、崔博宇、丁敏、段晓英、洪玲、黄品娟、黄泽蓉、贾弦、李淑明、陆昱蓉、马燕萍、孙大权、孙艳娜、涂颖菲、万小华、王长丹、王琍琍、王艳丽、王宇沁、王治、韦怿、毋妙丽、邢莹莹、杨烁、张力楠等
高速磁浮试验线测试技术服务团队
方海清、高定刚、高峻、龚志坚、韩鹏、吉文、金宇、林辉、林滢、鲁涤强、闵多、秦峰、荣立军、唐连福、叶丰、袁建军、张仿琪、朱志伟等
学生工作团队
戴玲丽、董怡佳、胡志超、黄泽蓉、季昌、陆昱蓉、孙海燕、唐雁、徐瀚阳、许青、姚堃、袁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