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党建工作也需与时俱进,主动融合新媒体元素,拓展工作思路与实践形式。4月29日下午,教工第七党支部联合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研究生第十党支部共同开展“党建领航新视野,新媒体中探新程”主题党日活动,赴安亭短视频国际中心开展实地参访。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宣传工作的周建梅同志应邀出席,与师生党员共同探讨“党建+新媒体”的融合路径。通过现场观摩与专业讲解,党员同志们深入了解新媒体的发展脉络与行业应用,进一步激发了在数字传播环境下创新党建方式、强化责任担当的意识。

探访纪实
A2办公豪宅:都市精英的"造梦空间"
走进A2豪宅区域,同志们瞬间被眼前的奢华场景震撼。可变化的外景屏幕让我们仿佛置身陆家嘴之巅,一键切换就能"俯瞰"东方明珠、外滩等上海地标。讲解员介绍,这种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实景拍摄成本,更为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

A1车棚:科技赋能影视创作
三块巨型屏幕组成的室内车棚颠覆了我们对影视拍摄的认知。在这里,无需实际移动车辆,仅通过屏幕背景变化就能完成各种"行驶"场景的拍摄。这种创新模式既环保又高效,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对传统行业的革新力量。

A4日常场景:细节决定沉浸感
走进咖啡屋和家庭套间区域,温馨的氛围让人瞬间放松。特别有趣的是,墙上的"家庭照片"可以根据剧组需求随时更换,这种细节处理确保了场景的真实感。二楼库房的年代感旧物件和偶遇的"短剧明星猫",更让我们看到了影视工业对生活细节的极致还原。

古装城/观音桥:匠心打造"时光隧道"
漫步在古装城区,老街巷的逼真程度令人惊叹。讲解老师介绍,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单独设计的,未来还将引入小吃街等业态,通过细节营造更完整的沉浸式体验。正在施工的观音桥区域已初具意境,让人期待它完工后的模样。

门诊/刑侦大厅:百变空间的智慧
最后一个参观点展示了影视基地的灵活多变。同一空间,上个月还是刑侦局,这个月就变成了医院,仅通过标识更换就实现了场景转换。完备的医疗设施和隐藏的审讯室等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专业剧组对真实性的执着追求。

党建感悟
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建梅老师:
此次实地参访是一堂生动的“沉浸式思政课”,也是一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启发。短视频作为当前主流的信息传播载体,正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态和青年群体的表达方式。党建工作应积极对接新媒体语境,善于借助数字技术与创意手段丰富宣传载体、创新话语体系,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与传播力。她指出,今后应进一步推动“党建+新媒体”深度融合,不断拓宽育人阵地,让党的声音在青年中入脑入心、直抵人心。
教工第七党支部支部书记、交通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贾弦老师:
此次参访让我对新媒体内容生产体系有了更加系统和立体的认识。短视频背后不仅是简单的娱乐消费,更是依托先进技术与高度创意支持的复杂流程。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把这种“创作即表达、内容即教育”的理念引入到人才培养中,探索将新媒体素养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内容生产与传播中承担更积极的社会责任。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支部书记、2024级博士研究生王振洋:
最让我震撼的是科技与创意在内容生产中的深度融合。从A1车棚的三屏联动到A2豪宅的虚拟外景,我们清晰看到了“科技+创意”在重塑传播方式、提升表达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对于我们党建工作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参观,更是一次方法启发。未来,我们也要主动拥抱新工具,推动党建宣传内容形式创新,实现传播精准化、话语体系现代化。
研究生第十党支部支部副书记、2023级博士研究生未娜超:
参观短视频拍摄基地,我深感震撼与启发。踏入不同拍摄区域,便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世界。各具特色的场景搭建,无论是温馨亲切的家庭套间,还是古色古香的城墙街道,皆栩栩如生,瞬间能将人带入不同情境之中,为每一帧画面的完美呈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这里,我有幸看到创作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对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从镜头的角度,演员的表情,再到场景的布置和特效,无不体现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党建工作同样需要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激励我在今后的表达中要更加注重创意的挖掘与细节的打磨,精益求精用心做好党建工作。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2023级硕士研究生马睿思: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走访了园区内多个主要拍摄场景。无论是棚拍区域还是实景布置,都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不仅细节丰富、创意十足,还为不同团队预留了个性化布置的空间。中心内集成了住所、咖啡厅、办公室、医院等多类型拍摄环境,还配有车棚拍摄系统,能够满足短视频拍摄的多元需求,显著提高拍摄效率、降低制作成本。通过专业讲解,我对短视频的拍摄流程、制作机制以及中心的运营服务有了初步了解。这次实地参访让我对新媒体行业的运行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该领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