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我院校友胡叙洪、于跃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田波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此,向他们致以热烈祝贺!
全国劳动模范

胡叙洪 1983级 铁道工程专业本科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勇拓高铁长路,填补技术空白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高铁研究蹒跚起步,面对无经验可循的技术困境,胡叙洪以 “敢啃硬骨头” 的党员担当,毅然投身高铁技术探索。1998 年,他临危受命担任京沪高铁勘察设计总体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从零公里出发,白天顶着烈日寒风实地勘测,夜晚在简陋工棚里通宵演算方案。历时 270 个日夜,他们查阅百余类资料,反复修改线路设计 40 余稿,最终摸索出一套适用于中国地形地貌的高铁综合选线技术,完成了高铁勘察设计的 “原始积累”。此后三十余年,他主导长昆客专、珠三角城际等 50 多个重大项目,主持编制我国首部高铁设计规范,发表 6 篇权威学术论文。这些成果不仅为京沪高铁建设奠定基础,更推动中国高铁形成自主标准体系,助力 “中国高铁” 走向世界舞台。

于跃斌 1989级 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本科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总工程师兼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部长
深耕货运装备,铸就行业传奇
怀揣 “技术创新强国” 的坚定信念,于跃斌扎根铁路货运装备研发一线三十载,致力于实现我国重载铁路技术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研制 27 吨至 30 吨轴重系列化重载货车,使我国铁路货运能力实现阶梯式增长;创建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起覆盖虚拟仿真、疲劳试验、线路验证的全链条技术平台,自主研发的轨道耦合安全评估技术更是填补国际空白。2019 年,其主持的 “重载列车与轨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动我国构建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货车技术标准体系。34 项发明专利、26 篇学术论著与 14 项重大科技奖项,见证了他从基层工艺师到行业领军者的蜕变,为全球铁路货运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全国先进工作者

田波 1998级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扎根雪域高原,攻克冻土难题
青藏高原的冻土、严寒与脆弱生态,是公路建设难以逾越的 “拦路虎”。田波怀着 “交通报国” 的初心,带领团队扎根雪域高原十余年,开展冻土区公路工程科研攻关。他创新性提出 “浅层活动层处治 + 深层冻土保护” 技术体系,研发重载水泥混凝土铺面成套技术与自主化快速换板装备,有效解决冻土路基稳定性难题;发明复合地基、化学注浆等固化新技术,推动冻土区路基修筑技术革新。2025 年,他出版专著《青藏公路与多年冻土》,系统总结 70 年来冻土区交通建设成果,提出动态设计理念。这些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青藏公路等重大工程,既保障了高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全球冻土区道路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再次表示热烈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