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一行来到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与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开展党建联组学习。会议由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马万经主持,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李升波、院长王建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党委书记张立军、院长熊璐,各方党政班子成员、支部书记代表等40余人参会,围绕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谋党建引领学科交叉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会议伊始,马万经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他表示,要立足党建成果,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为学科交叉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李升波以“以党建促改革,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他系统阐述了学院在党建引领下,融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前沿探索与实践成果。他重点介绍了学院在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创新举措:面向本科生,着力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融合衔接,夯实基础;面向研究生,精心构建学科交叉课程体系,深化实施分类培养模式,积极探索“1+N”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在打造高质量课程方面,精准把握时代变革机遇,大力推进AI赋能教育教学工作,深度挖掘车辆学科特色优势,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同时,学院始终秉持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育人迁移价值,全方位护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党委书记张立军作“开新局 创新域 提新质 以一流党建引领智能电动车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张立军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七十年的辉煌成就,同济汽车学科与国家汽车战略休戚与共,与祖国汽车科教心手相牵。汽车学院也形成了“一个核心、二座堡垒、三大工程”的党建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一流的智能电动车辆复合型人才高质量培养体系。在汽车交通新场景下,学院注重把握技术新内涵,应对战略科技育人新挑战,交出了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国际化的精彩答卷。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胡笳教授作“车云协同的道路运输组织优化”主题报告。在运输降本的国家战略要求下,由于传统运输组织模式存在低周转高浪费的缺点,而车云协同的新元素能够带来技术变革,提炼出车云协同运输组织优化的精准闭环机理的科学问题。胡笳教授介绍了团队在系统精准调度、运行精细引导和车辆精准执行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相应的落地应用情况。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成员围绕党政班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交叉学科建设、党建活动实效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左建勇表示,轨道交通车辆与汽车车辆在研究思路上有可借鉴之处,未来将向高速、重载、多模式的发展方向,希望加强合作。张立军表示,要做好新形势下AI赋能人才培养,以能力图谱、素质图谱指导培养方案的建设,汽车学院一直在学习,后续还要加强学习。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王建强在总结发言中提出,本次联学活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涉及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多方面主题,联学活动兼具深度与广度,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要积极借鉴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和汽车学院在科研团队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理念和有效举措。他指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应聚焦四大核心维度:筑牢人才培养根基、引领科学研究前沿突破、精准对接行业发展重大需求、持续提升学科平台综合能级。面向未来,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愿与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汽车学院携手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前瞻布局一级学科建设路径。
会前,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一行还参观了智慧三相映射综合交通实验室、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和同济大学交通学院院史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