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同济大学与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在上海联合组织了“空地一体交通经济科创中心”及“多功能高速风洞”方案论证会。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以及乐嘉陵、金东寒、李同保等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交通领域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各合作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有关负责人汇报了“空地一体交通经济科创中心”建设方案以及一期启动的“运载工具—设施—环境”相互作用测试平台、多功能高速风洞建设方案。专家组进行了充分讨论并一致认为:“空地一体交通经济科创中心”瞄准国际前沿,围绕运载工具、智能设施、复杂环境及经济要素的系统关系和相互作用等关键问题,聚焦于空地一体交通经济产业,建设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对支撑中国国防、交通和制造领域的自主科技创新,实现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空地一体交通经济科创中心”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的有力举措。中心的建设不仅对同济大学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大学,对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学科具有重大意义,也对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创新驱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心的建设要着眼于“五个一流”,即建设国际一流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搭建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联合创新团队,激发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形成国际一流科技创新成果。
论证会的召开,标志着“空地一体交通经济科创中心”开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中心将通过“政、产、学、研、资”的融合协同,以航空、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铁路、磁浮等综合交通系统为核心,计划用5到8年的时间逐步实现研发功能,建成“国际领先、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大交通科创基地,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大新政策预研能力、新技术实验能力、新产品测试能力、新成果示范能力和教育培训交流能力。
据悉,中心依托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具有地理区位、用地储备、政策环境和人才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初步规划占地3平方公里,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一期建设“运载工具—设施—环境”相互作用测试平台和多功能高速风洞,可模拟气象环境、各类交通荷载和全尺度交通设施,能进行不同环境下运载工具地面运动与设施之间相互作用的试验及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