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是对未来发展愿景的表述,以及为实现愿景的路径选择和行动。决定规划最根本的是价值观,即什么是好的值得追求的未来。
一:以规划转型顺应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要求
2000多年前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但获得工作机会、能够居留、出行便利,并不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全部。城市品质还更多地体现在环境保护、机会公平、安全包容等上。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决定城市规划的基本逻辑和方向,决定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基本策略,也决定规划的技术方法、内容要点、成果表达。这正是上海刚刚颁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的要点、特点、重点、亮点:以规划转型顺应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制定面向市民的公共政策而不是面向部门的建设计划。
二:可持续理念凸显城市发展价值观
“上海2035”围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凸显城市发展的价值观,明晰增长与发展的界限,坚守土地、人口、环境和安全底线,实施城市增长管理。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是市民可感知的城市品质的持续提升。城市规划价值取向决定了城市交通系统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交通支撑城市空间优化、组织城市高效运行,以尽量低的社会成本满足城市活动需求。通过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同优化,以尽量小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成本和出行距离、时间、支出成本,支持城市各项功能实现,使居民工作之余有更多闲暇时间享受城市。通过综合交通政策制定、体系规划和经济杠杆,引导交通结构优化,使得符合绿色交通优先顺序的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占据更高的份额,降低排放、改善环境。
三: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转变,路径调整,体系重构和需求管理
严守上海城市用地边界控制等底线,是维持未来交通品质可接受、生活质量有保障的必要条件。与“卓越的全球城市,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定位相对应,上海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目标是为所有在大都市区范围内居住与活动的人群,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绿色、更公平、更安全的交通服务。这是“上海2035”交通系统规划的一大亮点。以人为本服务城市的交通规划理念,体现在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转变、路径调整、体系重构和需求管理四个方面:发展目标聚焦于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社会公平,以低碳目标倒逼交通结构转型,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复兴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通过重构多模式轨道交通和道路空间重新分配,2035年市民采用绿色交通的比例将达到85%,而上下班平均路途时间将不大于40分钟,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发展路径更加强调城市睿智增长,城市更新与空间开发围绕公共交通走廊带集聚增长,60%的地区和70%左右的住宅在轨道站10分钟步行范围内,轨道交通服务覆盖范围将是2016年的两倍;推动公共服务本地化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日常生活出行不大于15分钟;交通体系结构更注重层次化,建立多层次公交服务体系和多样化衔接交通,满足大都市区范围内客运交通对速度和容量的差异化需求。对小汽车交通则通过智慧化管理,不断完善车辆拥有、停放、使用的一致性调控政策。交通系统发展从追求规模增量转向存量优化、品质提升。
四:空间与交通协同优化
“上海2035”交通系统规划的另一亮点,是强调空间与交通的协同支撑卓越全球城市建设,聚焦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市域交通廊道与空间格局的协同优化、城区轨道交通枢纽与公共中心布局优化。未来的上海,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面向区域、以都市圈全面承载国家重要战略和要求,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培育形成多级多类发展轴线,推动近沪地区及周边同城化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引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1小时站到站都市圈交通系统将统筹区域商务、休憩等活动需求,提供以城际铁路和快速轨道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公交服务。立足市域、以城镇圈作为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以24个城镇圈统筹城乡人口、就业、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构建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的30—40分钟交通圈。关注社区、以15分钟生活圈作为社会治理和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围绕生活性服务设施,推行街道设计加密、改善地区路网,以步行、自行车为主组织交通,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9%。
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上海2035”以成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为目标,适应国际趋势、落实国家战略、立足市民期待,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愿景与方案,已经超越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增长诉求,转向以人为本、内涵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转向以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以绿色交通支撑城市空间优化、组织城市高效运行,实现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睿智发展。上海将以更小的环境代价、土地资源和城市建设与维护投入,经营管理好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城市,也将使生活在上海和在这个城市活动的所有人,能以更低的出行成本获得更多可选择的机会,包括就业、消费、休闲,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