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喜报丨我院学生在第二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华东赛区中喜获佳绩
  发表时间:2019-09-23    阅读次数:
      9月20日,第二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华东赛区复赛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济人楼隆重举行。我院党委书记吴兵、副院长杜豫川等出席活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运营中心总经理殷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秘书长、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副总工程师冯爱军,我校教授徐瑞华等17位专家担任评委。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副理事长冯爱军女士在发言中首先向对华东赛区复赛给予支持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由衷的感谢,表示在祖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轨道交通行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轨道交通行业人应紧紧抓住改革的关键期,着力寻求现代化发展的优质项目,打造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成为全国性的创新平台,塑造创新创业重点展示品牌,为所有行业中有创新意愿、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交流机会和资源支持。
1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兵教授表示复赛成功晋级的项目对于进一步推动行业创新资源整合及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轨道交通事业的建设中来。最后预祝华东赛区获奖项目有更长远的发展,晋级决赛项目在年度总决赛中代表华东赛区获得更优异的成绩。
2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教授对本次华东赛区复赛进行总结,表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BIM等许多新技术在参赛项目中得到了应用;诸多参赛项目很好地呼应了业主需求、解决了实际问题,具有良好前景和推广价值;参赛项目选手来源广泛、作品涉及专业广,对推动轨道交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
      我院肖军华教授指导的作品《地铁盾构隧道结构预养护决策方法研究》、黄世泽副教授指导的作品《基于深度学习的道岔缺口智能检测方法》和周峰助理教授指导的作品《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图协同优化系统》荣获一等奖,董德存教授指导的作品《LTE-M无线通信质量监测系统》荣获二等奖。
合影

     《基于深度学习的道岔缺口智能检测方法》
      团队成员:陶婷、陈威、杨晓璐、杨玲玉、张肇鑫
      指导老师:黄世泽
      本项目面向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现场运行工况,建立高准确率、低误报率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道岔缺口检测方法。针对现有的缺口检测方法对于低质量的图像处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定位缺口目标区域,排除图像中的干扰因素;针对现有方法需要人为设置很多参数,且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手动调整参数的问题,提出自动阈值的算法,用简要步骤高效完成缺口检测;项目还提出了倾斜检测及矫正算法用于检测及矫正歪斜的图像,适用于由于机械振动导致图像歪斜的情况,且能实时反馈转辙机内部安装的摄像头的状态,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维护。本项目能够实时感知道岔缺口状态,提高道岔的智能化运维水平和效率。
6

7

      

     《地铁盾构隧道结构预养护决策方法研究》

      团队成员:宋金容 单杰 梁东
      指导教师:肖军华
      为改善地铁盾构隧道“被动式”养护的现状,本项目将预养护理念运用于地铁盾构隧道养护工作中,旨在降低隧道的养护成本、延长隧道使用寿命,提升地铁盾构隧道养护的经济性与预见性。结合深厚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服役性能的衰变模式,本文提出了基于盾构隧道整体性能指标的长期衰变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费用-效益分析法的盾构隧道最佳预养护时机决策方法,针对不同的养护的时机、投入的养护成本与养护对策,综合考虑了预养护的成本与效益,可为地铁运营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防性养护计划提供优化意见。
8
9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图协同优化系统》
      团队成员:王芳盛、宋绪扬、杨儒冬、吴狄、刘龙
      指导教师:周峰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常态化,网络客流需求迅速增长,与有限运力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集中体现于网络运能运量匹配的不均衡性和换乘节点的客流滞留积压。关键问题在于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中,各线路运行图编制处于独立编制的层面,未考虑到各线路动态的关联性,造成网络大客流在换乘节点传播,对网络各线路运力和换乘节点承载能力的冲击。
      面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制式多样、客流海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带来的运营管理及运输组织带来巨大挑战,来自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的王芳盛博士生与小组成员,在周峰老师的指导下,从网络层面分析各线路运能运量的动态关联机理,以线网数据、列车运行图数据为基础,以大规模、高精度的客流数据为驱动,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图协同优化”的理念。项目搭建了网络客流精细化分析平台,构建了全日行车计划优化模型(OPM)、网络衔接计划优化模型(NDA),对网络各线路列车运行图进行协同优化。相关研究在上海、广州、西安、青岛、成都、南宁、乌鲁木齐等地进行开展和实践,缓解了网络区间、车站大客流的拥挤,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为网络化运营提供大数据支持,对于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辅助决策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际价值。
10


     《LTE-M无线通信质量监测系统》
      团队成员:高博文、胡小晨、郭宁、沈国琛、钱伟勇
      指导教师:董德存
      考虑到车地通信承担了众多至关重要的业务,LTE-M技术作为下一代技术的发展方向,其系统的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调度指挥的安全,因此本项目面向城市轨道交通,以LTE-M通信质量检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集数据采集、综合分析、异常告警、故障定位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数字化系统。系统整体硬件架构分为五个部分,即车载无线监测单元、漏缆监测单元、网络性能测试单元、数据分析服务器和客户终端。针对现存通信过程存在的信号盲区、网络传输性能和通信质量波动性大等问题,分别针对无线信号传输、漏缆性能和车地通信质量进行定期和在线的监测。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实现管理配置、故障定位、数据查询等功能。该系统可实现故障异常提前预警,辅助地铁运营部门灵活决策;同时可实现关键设备的故障修、状态修判别、施工的智能定位以及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
11
12

      第二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主题是“绿色建造、智慧运维”。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共同主办。大赛华东赛区同济站共征集到来自华东地区各大企业、院校的51件作品。经过初筛,28个项目进入9月20日举行的复赛,最后,同济大学《基于深度学习的道岔缺口智能检测方法》、《地铁盾构隧道结构预养护决策方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图协同优化系统》项目和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元易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殊富含砂姜黏性土层工程特性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现场,还颁发了6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及8个优胜奖。获得本次大赛一、二等奖的项目直接晋级大赛总决赛,代表同济站参加10月底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