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9点,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2022年评优答辩会在嘉定校区通达馆102会议室举行,本次答辩会由工作站站长洪玲教授主持,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评审专家组在线下参加答辩会
《针对视障人士开发的道路障碍识别系统》《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对交通安全事故及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噪声评估及改善方案》……这些研究课题涵盖了交通工程、载运工具、智能交通等一系列前沿科学问题。来自上海市50所高中一年级的同学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项课题做创新研究,并充分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了8学时基础单元和32学时研究单元的学习。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与实践后,25名学员经过自愿申请、课题组推荐,从120名学员中脱颖而出,进入工作站评优答辩。
工作站学员在线上进行答辩
受疫情影响,今年工作站学员们只能通过线上方式参与课程学习和结题答辩,但答辩会依然精彩纷呈、硕果累累。学员们就各自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心得体会等方面做了全面汇报。汇报展现了同学们在工作站除了进行相关课程学习,还自主查阅资料和文献,通过理论研究、仿真实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以及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解决现实交通问题,大部分创新思维及成果获得了评审专家的好评和肯定。
专家组成员(从左到右):杜豫川教授、宫全美教授、洪玲教授、钱劲松教授、黄世泽副教授
此次评优答辩会的评审专家组由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方向的杜豫川教授、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方向的宫全美教授、运输管理工程方向的洪玲教授、道路与机场工程方向的钱劲松教授、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方向的黄世泽副教授组成,专家组认真聆听了每一位同学的汇报,仔细审阅了大家提交的结题材料,对每位同学的汇报做了提问和点评,从创新精神与思维、科学方法与过程、科学知识与技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给出进一步改进提升的方向和建议,指出课题答辩不是研究的终点,而是科学创新前进路上的催化剂。
答辩结束后,同济大学科管部副部长杜豫川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祝贺同学们通过在站三个多月的学习,圆满完成了学习计划,收获满满,不仅掌握了交通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还初步认识到了该领域的发展愿景。杜教授表示欢迎同学们未来能够选择同济大学、选择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期待与大家共同探索和创新实践交通领域科学问题,获得更好的成长!
历时5个小时的答辩活动,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圆满结束,答辩过程全程录音录像,教工第六支部纪委委员周峰同志进行了全程现场监督,经评审后的推优名单将根据最终在站人数所确定的名额在“同济交通科普公众号”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