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同济大学智能交通前沿交叉论坛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2-12-28    阅读次数:

2022年12月17日,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与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共同举办的智能交通前沿交叉论坛在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吸引了一百多位来自交通、人工智能、电信、汽车、测绘、软件、材料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教授、科学中心执行主任何斌教授等领导,学院教师代表及多个学院相关教师与会,论坛由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肖军华副院长主持。


凌建明院长首先代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在疫情特殊时期参加本次前沿交叉论坛,并感谢科学中心提供本次会议的有力支持。随后,他从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出发,阐明了围绕交通场景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他介绍了本年度“交通运输工程与综合交叉专题项目(校内)”的立项背景和初衷,并指出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交通学院将会继续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推进以综合、智能、绿色、安全为核心的交通学科建设。


科学中心何斌主任热烈欢迎交通学院领导带队、电子与信息工程、汽车、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与地理信息、土木工程、软件等学院一行专家学者来张江人工智能岛参加本次学术论坛。他指出交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同济大学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在了科技的最前沿;希望科学中心能够继续和交通学院的老师们开展联合科研攻关,为彼此找到更多契合点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张江人工智能岛具备优越的场地和试验条件,欢迎老师和研究生前来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本次论坛以“智能交通前沿交叉”为主题,设置了“交通规划新理论与数字化服务” “交通出行新模式与智能化系统” “交通设施新基建与可持续运维”三大方向,共有17位专家学者在线下分享了精彩报告,并就相关热点问题与线上线下的专家开展了热烈交流。

汽车学院冷搏博士分享了题为《二元混合交通流认知与有限自主式协同控制方法》的报告,面向未来人类驾驶车辆与智能网联车辆混行的二元混合交通,阐述了建立车路一体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必要性和难点,提出了以二元混合交通运行规律认知、车路协同优化、自主式车辆行驶控制和测试验证为核心的车路一体控制关键技术体系,保障混合交通系统安全与效率。

软件学院韩丰夏助理教授分享了题为《面向智能交通规划的动态检测与风险识别》的报告,阐述了如何通过采集并分析城市交通信息,在充分挖掘交通数据隐含的时空特征基础上,设计高精度的交通流量预测及多目标轨迹动态检测方案,并构建城市知识图谱以识别潜在交通风险,提高应对交通风险的防御能力和适应能力。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李健副教授分享了题为《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韧性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报告,提出应将灾害对交通系统影响嵌入现有理论方法体系,构建了以大数据分析、时空知识图谱、多智能体仿真和决策支持为核心的关键技术体系框架,评估面向韧性城市交通系统的空间干预策略。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骆晓副教授分享了题为《多源数据驱动的城市客运交通排放动态影响机制与调控方法研究》的报告,针对城市交通排放的动力机制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现象,立足多源大数据及数据融合算法,从“交通需求、交通结构、交通运行”等多个层次解析了城市交通排放的宏微观动态影响机制,分析各类交通碳减排手段研究其“成本-效益,并初步探索了城市客运交通精细化减排路径。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邹晓磊副研究员分享了题为《基于行人动态检测及组群多态行为分析的综合交通枢纽客流动态推演技术》的报告,提出通过交通运输与信号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研究,突破了分场景多角度低分辨率视频中密集人群检测及个体轨迹高精度还原的难题,形成了客流状态识别和动态推演的技术基础。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孙剑教授分享了题为《人机混驾群集智能理论与方法》的报告,他认为交通-控制跨学科联合攻关是实现自动驾驶群集智能必经之路,希望基于典型场景和通用方法驱动建立统一理论体系,并最终实现群集智能理论-平台-实验全链条贯通。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安琨教授分享了题为《智能网联混合流交叉口车辆集群协同控制》的报告,围绕智能网联混合流环境下交通控制难题,充分利用轨迹数据,提出车辆交互机理解析-混合编队方法-时空车管控的三步优化理论方法,提升交叉口运行效率。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欧冬秀教授分享了题为《动态编组列车虚拟车钩及其自适应协同控制研究》的报告,围绕轨道交通灵活编组运营的急切需求,针对复杂时变的行车环境、通信系统性能等,提出“测距定位-车车通信-协同控制”为核心的虚拟车钩关键技术方案,实现不停车灵活编组, 推动未来轨道交通系统网联共享、自主智能和绿色低碳发展。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涂辉招教授和法学院张韬略副教授合作研究的《面向自动驾驶交通新模式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初步构建了AI 治理体系的风险知识图谱,编制了《智能驾驶人工智能风险辨析与评估指南》和《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合规指引》,对推动 AI 技术安全可控地向智能交通产业的渗透、加速交通新业态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强博士分享了题为《应急韧性机场跑道快速智能建造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报告,从国家战略对机场跑道应急韧性提升的要求出发,描述传统机场跑道建造技术的不足,并创造性提出通过利用气膜新技术来实现应急机场跑道高机动快速建造需求。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牛刚教授分享了题为《钢轨短波损伤数字孪生建模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的报告,聚焦钢轨波磨、钢轨剥落、焊缝缺陷等损伤机理,提出基于振动特征提取与物理模型智能交互的数模联动解决方案,构建了一套强噪声变工况下早期复合损伤定量诊断方法,以实现快速有效的钢轨健康监测与风险评估。

交通与运输工程学院傅挺研究员分享了题为《道路交通系统本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报告,重点概括了现阶段道路交通安全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说明了从传统功能安全到本质安全理念转变的重要意义,提出道路交通系统本质安全基础理论及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以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的进一步突破。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范睿研究员分享了题为《基于移动群智的路表状态全域感知及重构》的报告,围绕功能性路表损伤状态智能检测,阐述了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的优势与难点,提出了以类人三维感知、时序点云配准、多智能体SLAM为核心的全域路表状态感知及重构理论体系,以保障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黄玮教授分享了题为《基于车路耦合振动的长线性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的报告,通过交通运输、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三个优势专业交叉融合,探索基于车路耦合振动的典型病害智能识别、诊断和预警共性关键技术,以提升病害时空感知能力和运维智能化水平。

土木工程学院李博教授分享了题为《川藏铁路高陡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针对严苛地质环境中铁路建设面临的重大边坡地质灾害风险,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复杂岩体结构智能识别与精细化解译方法,阐述了多级锚索(杆)框架支护-岩体耦合作用机理,构建了支护结构与岩体长期稳定性评价准则,以提高工程监测、建造、运维的智能化水平。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李刚研究员分享了题为《飞行区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共性关键技术》的报告,围绕飞行区运行保障的迫切需求,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的优势与难点,提出了以高效建模,精准映射,实时仿真,科学决策为核心的飞行区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体系,保障飞行区运行安全与效率。

土木工程学院阮欣教授分享了题为《面向道路基础设施车流作用的数字底座构建方法与应用模式》的报告,他认为未来道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运维将全面依托于数字孪生,后者的内涵不仅是设施形态建模、三维再现与持续调整,更是对设施性态的精确表征、迭代更新和演化预测。

十七场学术报告顺利结束后,交通学院肖军华副院长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交通学科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交通学科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本次论坛是智能交通前沿交叉研究的一个新起点,学院未来将继续支持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交通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最后,学院将继续以千金市骨和不唯数量指标的态度,鼓励老师们组建交叉团队并做实交叉研究,为解决交通领域关键科技问题打开新视角、产生新思想、提出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