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交融天地而连通万物——同济交通欢迎你!
  发表时间:2022-04-18    阅读次数:

交通与运输,交融天地而连通万物,乃人类为其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人和物的移动。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了近代交通及其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体系,并不断与时俱进。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开设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和教育部首批跨学科人才培养实验平台城市交通培养研究生。

1914

同济大学交通学科及人才培养始于1914年,历经108年,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是我国交通领域综合交通及其跨学科和智能化协同创新的主要源头和基地之一。

1914年落成的同济医工学堂工科讲堂

1952

19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震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相关专业合并建立同济大学铁路公路系。


1960年代

创办了我国首个城市建设系


1973

铁道工程专业调整至上海铁道学院,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继续留在同济大学发展。


1979

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率先开展交通工程专业教育。


1985

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设置了国内第一批交通工程专业,开始招收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


1997

率先创设我国最早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


2000

随着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的合并,组建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集中两校道路工程、铁道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师资力量,逐渐形成目前由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和智能交通设施工程(道路、铁道与机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交通工程专业,以及交通运输专业

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大会

2010

交通工程专业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9

交通工程专业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

交通运输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优势学科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与交通运输两本科专业教育主要依托于国际一流、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一级A类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与城市交通跨学科研究院及多个国家级研究平台。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已成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

学院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设有教育部特聘教授岗位。荣获交通领域一大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人才计划。


2、完备平台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现设有道路与机场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运输管理工程系和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等5个系,一批研究中心;拥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道路安全与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

国际领先的铺面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系统

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8自由度模拟驾驶试验系统

同济大学ITS研究中心全息城市与交通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


3、丰硕成果

2019年,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成立,作为教育部首批跨学科人才培养实验平台,横跨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以及社会与政治学等学科,从城市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视角,以行为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网络理论、数据科学为基础理论,开展交通服务科学、城市空间活动监测与分析技术、城市移动性规划、数据驱动的城市交通治理等,并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研发了全球第一条机场智能跑道

研发了全球第一条高速公路承载式光伏路面

创造了地下工程穿越高速铁路4项国际工程纪录

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个智能网联测评基地


4、服务社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分教指委工作会议

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技术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智能型综合交通枢纽关键技术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交通强国国家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交通运输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国家对于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决心。未来三十年令人心潮澎湃的交通强国建设愿景和发展历程,必将为交通学科各个专业毕业生带来极其广阔而深厚的事业发展空间。

在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选择交通就是选择了一种宏大的格局,选择交通就是选择了一个交通强国战略引领的未来!


逐梦星辰大海,

欢迎大家选择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