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本科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喜报!我院学生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取得佳绩
  发表时间:2020-12-06    阅读次数:

20201128-29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以互联共享、综合发展为主题,分为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航海技术”“道路运输与工程”“水路运输与工程”“铁路运输与工程”“航空运输与工程,以及主题竞赛交通大数据7个竞赛类别,共收到来自全国115所高校的656件学生科技作品。经资格审查与形式审查、双盲通讯评审,最终有71所高校的150件优秀作品进入决赛。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参赛选手通过线上平台,同屏路演答辩。

最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柴晨老师指导的作品《基于代理模型的复杂道路环境自动驾驶感知能力与运行安全评估》和《基于情景依赖学习的类人化自动驾驶》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赵鸿铎老师指导的《面向智能车定位的路面编码及识别技术》荣获二等奖

一等奖(共一项)

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类作品

基于代理模型的复杂道路环境自动驾驶感知能力与运行安全评估

 

指导教师:

柴晨 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

刘佳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曹旭(汽车学院)

胡雨辰(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李庆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1

项目简介

本项目面向我国复杂道路环境,评估各类道路环境要素对自动驾驶感知能力与运行安全的影响程度。通过环境特征提取、对比算法输出与现实数据,对感知算法能力边界进行评估。

基于算法感知结果构建自动驾驶车辆车道保持越线评价标准,对车辆车道保持能力进行评估。之后基于集成学习方法构建代理模型,用于在大规模路网中快速预测复杂环境下感知算法的适用性与精确度。

 

二等奖(共两项)

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类作品

基于情景依赖学习的类人化自动驾驶

指导教师:

柴晨 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

赵文瑞(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谢远翔(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毛思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苏峻铭(土木工程学院)

王陈唯一(软件学院)

6

项目简介

本课题旨在基于情景依赖学习(Context-Dependent ProcessingCDP)建立具备情景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类人自动驾驶算法。面向人机混驾环境,测试类人自动驾驶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的交互,评价类人自动驾驶算法对交互安全的改善效果。研究成果对于降低自动驾驶车辆对传统交通流的影响,提高自动驾驶算法安全水平有重要意义。

 

 

道路运输与工程类作品

面向智能车定位的路面编码及识别技术

指导教师:

赵鸿铎 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

杨佳琪(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李学良(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侯哲(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冉清松(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李帅(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9

项目简介

该作品采用的路面编码方法,可以为智能汽车提供位置服务,满足全球卫星系统或北斗导航系统不可访问的条件下的车辆定位问题,具有很广泛的实际意义。作品从技术上实现了编码和识别问题,完善了路面编码体系。其成果可服务于室内、隧道、地下空间等的车辆定位,也可为卫星信号提供补充定位等。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支持下,由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大赛以交通运输科学技术问题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大学生学术活动开展,加强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促进交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于2006年发起并承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并担任大赛秘书处。学院具有浓郁的科研氛围和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与合作的能力,2001年起举办同济大学“同路人”交通科技大赛,至今成功举办19届。

在本次大赛中,我院学生将平日所学所思运用到交通问题的解决上,参赛作品和答辩表现都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学院“思行合一,交融成艺”这一长期办学实践积淀凝练并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根源。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相信广大师生校友会继续努力做到思想与行动的和谐统一,使思想有价值、行动有成果,符合社会需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他人合作,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创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20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