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宝山区有一条长约6公里的道路,名为“同济路”,这是上海唯一保留百年以上的、以大学校名命名的道路,记载着同济大学曾经在这片土地之上的兴盛与伤痛。如今百年匆匆而过,这里从一片滩涂变为东望大海的航路,从一条泥沼小道变为环沪高架快速路。虽然同济路旁早已无半点校舍留下,然而同济精神却始终在“同济路”上驰骋。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吴淞时期的办学经历,是同济办学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转折。虽当时的时局艰难,但在各方努力之下,学校办学实力反而迎来快速提升。交通学科也在此期间获得沉淀和系统化发展,从设立之初的分类课程逐渐形成同济工科的重要分支,早期的同济交通学人也在此期间,迈上国家建设和学术研究的舞台,成为我国交通事业开辟前行的重要力量。
01:迁校吴淞,跻身国立
1917年3月17日,法租界当局没收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全部德国产业并驱散师生。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同济改为华人私立学校,更名为“同济医工学校”(Tung-Chi Medizinische und Technische Hochschule)。学校迁往位于上海郊外的吴淞镇。
袁希涛(1866-1930)(上图)
光绪年间举人,民国著名教育家
1923-1927年间,担任同济大学的第五任校长
(图片来源:网络)
阮尚介(1889-1960)(下图)
字介藩,江苏奉贤人
1914年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系,
27岁时担任同济首任华人校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校长
(图片来源:网络)
袁校长曾言:“中国之大患,曰贫曰弱,救弱莫若医,救贫莫若工,务望诸君,各求深造,以养成将来救国之人才。”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19年中国政府迫于压力将贝伦子等全部德国教师(视为敌侨)强制遣送回国。1920年,阮尚介校长出访德国再次邀请贝伦子重振同济。此后同济与德国各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济工科在吴淞校区兴建过程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至1925年前后,同济工科已经拥有木工厂、打铁间、电工间、工作机间、材料试验室等10个部门,教学配置在全国堪称首屈一指。
1923年3月17日、1924年5月20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分别批准同济工科、医科为大学。1927年8月,在蔡元培等人的多方努力下,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同济大学,并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科和工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和工学院。
吴淞校区于1924年5月落成,不但规模宏大,而且教学设施及实习工厂器械等大多为德国所捐赠,已装备为当时国内办学条件最为领先的学校。学校旁修建了一条很长的道路,也就顺理成章的命名为“同济路”,沿用至今。
1924年吴淞校区落成时,气派恢弘的工科教学楼及大礼堂,大楼前是巨大的人工湖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27年蔡元培为《国立同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题写刊名
并撰写序言“完成吾国最新式之医工大学”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在后续的十年间,同济完成了从医工学堂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1936年4月1日,柏林德国工程师学会来函,承认同济大学工学院的毕业生与德国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具有同等资格,成为该会上海分会正式会员。这是已过世的工科前教务长贝伦子一生致力于达成的目标之一。
1936年4月1日,《国立同济大学旬刊》所刊载的
“本校工学院毕业生与德国工业大学毕业生有同等资格”相关报道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37年5月20日,同济建校30周年庆祝,学校貌焕然一新,盛况空前。蒋介石、林森、朱家骅、王世杰、俞鸿钧等分别题词纪念。德国柏林各报也发表纪念文章,赞美同济为增进中德文化事业所做出的努力。1937年,同济大学增设理学院(1946年扩充为文理学院,1948年又分开为文、理学院),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并达到了30年来办学史上的最高峰。
02:体系完整,交通俱形
在1917至1937年间,同济土木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于1930年改设“土木工程系”。这期间,交通类课程也逐渐丰富,至1937年,初步形成了综合交通的学科体系雏形。
交通类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17年至1927年间,继承青岛德华大学建造专门科课程体系,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施工方法与技术,主要课程包括修道用机、土木及街衢隧道建筑法、铁道建筑学、铁桥学、路线测量、隧道学、木桥学、街道建筑法等,期间有所丰富,增设了行车路线设计、铁路地上建筑等课程。
1927-1937年间,随着新师资的引进与知识结构的升级,交通类课程已经不再局限于道路、铁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经济与政策、城市交通规划、铁路运营及安全、交通工具动力学、铁道机车学、铁道号志等多个分支的交通学科内容也独立开设了专门课程,初具综合交通雏形。
1917年《学则》及土木科课程设置,以铁道、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
1917年《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学则》(文字从右至左阅读)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17年的课程安排
(资料来源:翁智远、屠听泉《同济大学史》)
1924-1926年间的交通类课程设置,课程有所丰富。
1933-1934年,交通类课程设置,向综合性发展。
资料来源:Jahresbericht und Lehrprogramm der Technischen Fakultät der Staatlichen Tung-Chin-Universität zu Woosung, Berichtszeit 1. Juli 1933 bis 31. Dezember 1934,S.52, 75-76, 78-80.李乐曾教授整理
30年代,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源于德国的交通学科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涵盖了铁道和道路基础设施、城市交通、交通经济学、铁路运营管理及安全等方面的完整体系。以埃里希·罗鲁和瓦尔特·赫司勒(Walter Haasler)两位教授所上的《城市及道路工程》《交通经济学》《交通工具动力学》《铁路运营及安全》四门课程为例,已经涉及较多的城市交通、交通工程、交通经济、载运工具、运输管理工程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基于德系知识体系的早期同济交通科学的最鼎盛时期。
李国豪校长在上世纪30年代求学期间,选修了罗鲁教授的多门交通类课程,并与罗鲁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学术情谊,也多交通学科的重要性认识深远,后来,他积极倡导交通学科发展,在50年代中期支持建立城市建设系和城市建设专业、70年代末期大力支持杨佩昆教授等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可以说,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在上世纪30年代就埋下了成长的种子。
资料来源:Jahresbericht und Lehrprogramm der Technischen Fakultät der Staatlichen Tung-Chin-Universität zu Woosung, Berichtszeit 1. Juli 1933 bis 31. Dezember 1934,S.52, 75-76, 78-80.李乐曾教授整理
1930年代土木系选修课目表,涉及较多交通类课程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国立同济大学工学院毕业试验成绩表(李国豪)
其中选有“铁道及交通学”“道路工程学及城市建筑学”等课程,成绩优异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03:学术繁荣,襄助实业
该时期,随着科研设备的完善,同济工科的科研工作逐步开展,学术空气逐步形成。1930年3月1日《工学会季刊》创刊号上写道:“鼓吹建设之思潮,阐明科学之原理,苟能焕发精神,锲而不舍,将有裨于工业”。
1923年的工科毕业纪念册刊载了大量土木科师生学术论文,其中既有史娄纳、斐禄维等教授的学术文章,又有毕业生撰写的学术论文,其中收录交通学科论文近20篇。充分体现了师生活跃的学术思维以及“以科研助实业”的指导思想。
1923年工科毕业纪念册上所刊载的土木科师生学术论文,所附为史娄纳所著学术论文《机车在铁桥上之冲击力》
(资料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23年工科毕业纪念册上所载主要论文列表:
1930年3月1日《工学会季刊》创刊当季随刊发表了史娄纳的《改筑津浦路北段铁桥之讨论》和吴之翰的《德国铁路事业之合理化》等学术文章。
1931年7月,工学院创办《国立同济大学工学院报告》,每期2000份,分送国内外有关研究院(室)和图书馆。至1937年5月18日共出了8期,发表师生学术论 文61篇。其中有大量研究国内外铁路、道路技术的文章。
1930年史娄纳与吴之翰在《同济工学会季刊》第一期上的论文
(资料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同济月刊》创刊号所载“同济学会成立纪念会摄影”
(资料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在学术繁荣的同时,同济工科不忘实践教学的根本,坚持和拓展实验、实习、实践教学。实验室、实习工厂、校外实习基地、创新展会的功能在提升同济学生实践创新和实业报国能力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土木结构实习以及所搭建的铁道模型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工科部分毕业班同学赴青岛四方铁路工厂参观学习时,与李斯特教授(左一)合影(1929年)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33年3月,同济实习工厂产品参加国立交通大学举办的铁路及工业博览会
(图片来源:网络)
04:学养深厚,国之栋梁
同济的毕业生普遍拥有理论结合实践的思考实操能力,同济大学又是中德学术交流的唯一平台,从而使得同济学子在毕业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在1921年,毕业后前往德国留学的同济建筑、土木科学生有8人。而整个1917年至1927年间,同济土木科毕业生达到86人,办学规模较前十年已大幅增加。
1923年工科毕业生手绘树状结构图,树根为向同济工科输送生源的各中学,主干为“同济大学工预科”,后按照专业分为土木科、机械科两支分杈,树上所结果实为1923届工科毕业生。
(资料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30年6月同济工学会欢送本届土木机械二科毕业摄影
(资料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同济大学的名誉校长,两院院士李国豪(1913-2005),于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此后在罗鲁等人的帮助下赴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留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回到同济后,历任土木系主任(1946年至1952年)、工学院院长(1948年7月起)、教务长(1952年起)、副校长(1956年起)以及校长(1977年至1984年)。他帮助恢复中德两国学术文化交流,为同济土木学科和国家桥梁工程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
著名教育学家倪超(1907-1996),193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后前往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留学并获得工学博士。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国担任同济土木系教授,在战火中与同济一同内迁坚持办学,教授铁路课程。解放后留在台湾讲学,1971年至1978年任台湾成功大学首任校长。
(图片来源:网络)
张继正(1918-2015),国民党元老张群之子。193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赴德国和美国留学,1942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交通部”、“财政部”部长和“行政院”秘书长、“中央银行总裁”等职。
(图片来源:网络)
陆士基(1897-1989),江苏苏州人,1921年毕业于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土木系。曾任黑龙江松北市政局工程员,东北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技正,1929-1933为中东铁路服务任工务段段长。
(图片来源:网络)
05:战火侵扰,几番摧折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爆发,同济校舍在淞沪抗战中遭遇日军的轰炸,8月25日师生得以重回吴淞上课。
严重受损的教学楼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实习工厂
生理学研究馆
教师宿舍
史纳娄的住所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教师们苦中作乐,与未爆炸的炸弹合影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再一次阻断了同济大学继续前行的道路。1937年8月13日开始,日本侵略军对吴淞校园展开持续数日的轰炸,学校的大礼堂、工学院、电机馆、解剖室、生理馆、材料试验馆、实习工厂、教授住宅及学生宿舍等建筑无一幸免。
看到苦心经营二十载而建立起的“巍巍吴淞”毁于侵略者之手更加激发了同济师生的抗日救亡信念,踏上了内迁办学的苦难之路。属于同济人的“长征”之路从此拉开序幕。
注:在持续数十日的大轰炸之后,学校的建筑物仅存断壁残垣。
被炸毁的主楼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同济被炸毁的中外简报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37年9月3日《新闻报》报道:
“闻该校于战事爆发之初,即以破坏文化教育机关,素为日军之整个计划,经将校内各项机械、仪器、图书、案卷,择要移置安全地区。此外,此具有数十年历史并在国内外颇著声望之实科大学,实已与平津、南开等大学同其命运。”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发表同济大学校史馆章华明老师:《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同济大学》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6629
同济大学校史馆:《第二章 华人接办 吴淞兴学》
https://gtjuh.tongji.edu.cn/70/8d/c4279a28813/page.htm
同济大学搜狐主站:《校庆日的由来》
https://www.sohu.com/a/128694585_407277
青春同济搜狐主站:《“同济路”上说同济》
https://www.sohu.com/a/136808324_613671
同济大学搜狐主站:《淞沪抗战80周年|学府之殇!同济的1937 》
https://www.sohu.com/a/164438438_799928
上海交通大学搜狐主站:《122周年来了!校园里开火车?看交大历史上的校庆怎么过!》
https://www.sohu.com/a/227417879_40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