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院史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文化

学科史话 1914-1917,同济土木和交通的初创
  发表时间:2020-06-05    阅读次数:

01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精神是同济建校之初就形成的传统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精神是同济建校之初就形成的传统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对同济也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但也正是在这段艰难的时期,一群朴素的少年,奔向未来的憧憬,汇聚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同济工科迅速崛起,成为与同济医科并驾齐驱的国内领先学科。1914年同济为青岛德华大学转入师生所创办的土木科,更是为今日攀上高峰的土木、交通等多个学科铸就坚实之基。


辗转交融,土木设科
1914年8月,英日联军对德国宣战并迅速攻占青岛,青岛德华大学被迫停办,中德官方和民间以各种方式对失学学生施以援手,部分师生、办学资金和教学设备陆续向其他在华的德国学校转移。其中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成为最主要的接收方。 在转移中,青岛德华大学的生源、师资、专业、办学资金、学生官费资助也在上海得以保留和延续。

02关于拨给德华高等学堂1913-1914年度经费转给上海医工高等学堂等事宜的记录
关于拨给德华高等学堂1913-1914年度经费转给上海医工高等学堂等事宜的记录
(图片来源:德国弗莱堡军事档案馆)

中方最初计划将青岛学生悉数附入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工科监督贝伦子也在《新闻报》《申报》刊登广告称:“肄业青岛德华高等学校工科生来校课读者,可无庸考验”。最终,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根据实际办学条件,接收了德华的绝大部分医工两科学生、少量农林科和法政科学生以及部分预科学生。一战前后共接收了德华的9名德国教师和145名学生。




1917年同济学生名单标注,部分学生由青岛德华大学分批转入
其中一部分学生在青岛时就读预科尚未毕业,转入同济后,安排补习数、理、化、图画等课程,第二年再进入正科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14年12月至1916年2月,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陆续新增了青岛转来的9名德国教师。其中康拉德·白慈(KonradBaetz,机械制造、电气工程)、格斯科·德贵林(GeskoDeGrahl,土木工程)、汉斯·德士烈(HansDrexler,物理学、数学)、A.容固(A.Jung,土木工程)为青岛德华大学的教师或工程师,其余5人是曾在青岛担任公职的技术人员,包括青岛造船厂工程师、青岛德华大学兼职教师特奥多·厚恩(TheodorHohn,机械制造)、工程师白德林(R. Beiderlinden)、土木工程师魏来卫(K. Wiegrefe)等。德贵林、白德林、容固、魏来卫等都是土木与交通领域的优秀工程师。
教师们为解决上海德文医工学堂德文科、工科的师资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学校增设土木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虽然于1919年春被强制遣送回国,但在同济已服务3至4年,为稳定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工作、实习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也对德华学生入学后的编班和教学进行了个性化的安排。学生之中有30人原先在工艺科建筑班学习,其主要专业教师也一同到达并陆续扩充,同济为他们在工科内增设了土木科,单独编班开展教学。从此,土木专业延续为常设专业,成为学校工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建筑、桥梁、道路、铁道工程等课程成为延续上百年的优质课程。




来到同济的9名德国教师,包括有——
格斯科·德贵林
(Gesko De Grahl,教授土木工程,左图)
汉斯·德士烈
(Hans Drexler,教授物理学、数学,右图)
康拉德·白慈
(Konrad Baetz,教授机械制造、电气工程)
A.容固
(A. Jung,教授土木工程)
R.白德林
(R.Beiderlinden,教授道路工程、隧道工程)
K.魏来卫
(K. Wiegrefe,教授桥梁学、街道学、建筑学、钢铁构造学和物理学等)

均为各科的工程师或专家学者,极大充实了同济工科的师资队伍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07-1916年工科教师合影
1916年工科教师合影
从左往右依次为:沙富乐、容固、德士烈、白德林、白慈、贝伦子、魏来卫、德贵林、厚恩、宋文达、米谢尔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德师授学,交通雏形
在同济的教学体系下,融合德华的工艺科建造分科主要教学方向,经过数年探索,至1917年,土木科培养方案逐渐成熟,交通基础设施类系列课程得以发展,涵盖了道路、铁路、桥梁、隧道等方面,构建了交通学科的雏形。在1917年的学则中,将土木科明确为建筑兼铁道工程科。



在1917的学则中,已明确将交通类学科作为专业学科之一(从右至左阅读)
学校学科目分为德文科、医预科、医正科、工科等,其中工科分为机械科(机械兼电机工程科)和土木科(建筑兼铁道工程科)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交通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三、四年级,教材均采用德国工科原版教材,课程均由德籍教师教授。授课安排上,工科监督贝伦子(Berrens)教授铁路学、机械学;土木科主任德贵林(G. de Grahl)教授铁路工程和力学;白德林(R. Beiderlinden)教授土工与道路工程、河海工程、地道工程、图式静力学和画法几何学;宋文达(Schönwald)教授铁路工程、建筑技术、铁筋混凝土和测量学;魏来卫(Wiegrefe)教授桥梁学、街道学、建筑学、钢铁构造学和物理学等。


土木专业在1914年至1917年设置的部分课程如下:

10-1914至1917学年土木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安排
1914至1917学年土木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安排
(资料来源:Roswitha Reinbothe (Hg.), Tongji-Universität in Shanghai, Dokumente zur Gründungsgeschichte,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09.李乐曾教授整理)


强基尚实,思行合一
1916年,同济的工科学生数量增加到271名,分预科、机电科、土木科各2个,共6个班级。教师共有14人(德国籍12人、中国籍2人),土木科主任由德贵林担任。
德贵林是铁路工程、桥梁工程的专家,在课业上承袭了德式精英教育模式,崇尚务实、严谨、勤思的学风,鼓励“思行合一”,要求学生会“观察”会“思考”,着重培养学生自由研究和探索实践的能力。
在贝伦子和德贵林等人的商议下,学校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实践作业条件,将土木科的学制从原先的三年延长至四年。前2年不分科,后2年分为机械、土木两科。“另增加半年于未入本科前,在工厂内实习”,“工科毕业试验及格者给予工程师文凭”。 
按照这个规定,工科学制实际上是4年半,其中前期2年半,后期2年。前期第一个学期,每周工厂实习四天,课堂讲授一天半。一年级第一、第二学期,每周实习一至二天,上公共基础课。二年级两个学期均开设专业基础课。前期毕业考试及格者分别升入土木、机械专门科。土木专门科第一学年开设:测量学、静力学、高建筑、水利学(均学一学年)、铁道学、电工学、建筑机械(上学期)、工作机、石桥学、引水学(下学期)等10门课程。土木专门科第二学年开设:铁道学、铁桥学、铁筋混合土、水利学、静力学、高建筑、路线测量、隧道学、木桥学、道路学、城市泄水学等11门课程。【注1】
注1:本部分摘自《同济大学史》
大部分德籍教师本身就是工程技术专家,有大量的个人实践经历和研究成果。因而他们上课都采用演讲的方式,从理论知识的概念规律入手,再以实际案例相佐,使得课堂教学非常生动,深得学生喜爱。
1915年德贵林和容固两人建立了模型练习所、物理实验所及土木工程模型陈列室。

11-土木科创办初期所建立的模型陈列室
土木科创办初期所建立的模型陈列室
可以从图中看到桥梁、火车站和道路结构的模型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2-土木科的课堂
图为土木科的课堂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艺成报国,砥砺前行
在接收青岛德华大学的办学力量后,同济也进一步获得来自中德两国政府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至1917年学生数量超过了400人。虽然该时期的大环境难以给工科学子更多施展拳脚的舞台,但作为我国第一批德式技术精英,同济学子毕业后纷纷走上了国家建设发展的一线。




1915年土木科与电工机械科等第三级学生合影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916年首批工科毕业生,其中土木科毕业的有武培明、胡振声、钱廷櫆、韩家椹、谭文庆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7-1916年土木科四年级学生(即土木科第二届毕业学生)合影
1916年土木科四年级学生(即土木科第二届毕业学生)合影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18-1916年工科同志会合影
1916年工科同志会合影
工科同志会最初由同济工科毕业生组成,后来成员扩大
成为行业内学术交流、联络感情的平台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

以当时的办学环境,同济学子的求学之路可谓崎岖艰险,然而他们依然砥砺前行,在民族复兴和国家事业发展上功勋卓著,其诚挚之心可动天地,其沸腾之血可燃山河。今天的我们正值建设交通强国的伟大时刻,回望交通学科初创及今所历沧桑百年,同济人的初心和信念如同日月不熄,更值得今日你我同济交通人追随与坚守。

本文难免存在错漏,欢迎广大师生校友及阅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