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院史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文化

学科史话 | 青岛德华大学与同济交通学科的萌芽
  发表时间:2020-05-29    阅读次数:
同济大学的土木系科与交通学科始建于1914年,其萌芽却可追溯到1909年青岛德华大学(Die Deutsch-chinesische Hochschule in Tsingtau)的兴办。
20世纪上半叶,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Die Deutsche Medizin-und Ingenieurschule für Chinesen in Shanghai)及后来的国立同济大学历经数次战争影响,办学曾数度陷入困境,但也因为战争,同济机缘巧合地获得了来自青岛德华大学的办学力量补充,由此开设了土木系科,为日后成为工科强校打下了的基础。

01青岛德华大学旧照
青岛德华大学旧照
(图片来源:德国联邦档案馆)
02原青岛德华大学校舍今貌(2013年拍摄,时为济南铁路局青岛办公场所)
原青岛德华大学校舍今貌(2013年拍摄,时为济南铁路局青岛办公场所)
(图片来源:编者拍摄)


中德合办,立足胶澳,开创先河
自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之后,德国政府除了斥巨资进行青岛的城市规划、兴修铁路、改进卫生、开辟港口贸易,还计划在青岛实施德国的文化政策。1907年,德国驻华公使格拉夫·冯·雷克斯(Graf von Rex)和德国海军部国务秘书、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蒂尔皮茨(Alfred von Tirpitz)动议在青岛建立一所高等学校。
1908年5月,在多次接触争取后,德国驻华公使馆前任翻译、德国汉堡大学汉学家奥托·弗兰克(Otto Frank)代表德国海军部再次与清政府进行谈判,而清政府的代表则是洋务派领袖、军机大臣、学部尚书张之洞。1908年7月8日,中德双方谈判终于达成一致,议定《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章程》。
1909年9月12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Die Hochschule für Spezialwissenschaften mit besonderem Charakter in Tsingtau)正式开学,这所学堂也被称为青岛德华大学(Die Deutsch-chinesische Hochschule in Tsingtau)。该校是中德政府合办的第一所大学。
03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等多所名校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909年《青岛官报》刊登青岛德华大学的办学章程
(图片来源:德国弗莱堡军事档案馆)
06德国侵占时期地图
据德国侵占时期地图显示,青岛德华大学校舍地处原青岛火车站西南沿海一带
据1928年《胶澳志》显示此地有一片称为“黑澜”的礁石,故青岛德华大学也称“黑澜大学”
(图片来源:网络)



建设中的青岛德华大学校园全貌:
上图为从东侧拍摄的主楼和礼堂,下图为从西侧拍摄的校园全貌
(图片来源:德国联邦档案馆)


中西结合,体系完备,交通萌芽
1909年10月25日,学堂举办正式的开学典礼。第一任学校监督(即校长)为德国地质学家、海军部官员格奥尔格·凯贝尔(Georg Keiper),学堂总稽察为清政府记名御史、学部员外郎、被尊称为“青岛圣人”的蒋楷。
09蒋楷
楷(字则先,1853~1913)
早年为山东平原县令,后任御史
曾是张之洞就任两江总督时的幕僚
1909年起担任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总稽察,也为法政科学生讲授中国法律,内容包括圣训疏、经义表、历代律目沿革,著有讲义《经义亭疑》四卷
(图片来源:网络)

依据章程,学堂分传授基础知识的初级班(预备班)和修学专门学科的高等班。初级班为时六年,教授中西方科学、人文基础课程。高等班为时三年或四年,由法政科、医科、工科和农林科等四个学科构成,其中工科课程包含了机器制造学、上层建筑学、铁路建筑学、矿学和电学等。
1909年《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学表》中的规定显示,青岛德华大学-高等班-格致及工艺科-建造专门科的专业教学中设置了系统精细的交通学科教学计划,包含地土及街路建造、建桥、建筑铁路等课程,每门课程又涵盖了相当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德华时期交通类课程的开设及教学实践,是极具前瞻性的,是未来同济交通学科的萌芽,为同济交通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青岛德华大学1909年的学表(封面、目录以及所开设的交通类专业课程)
(图片来源:德国弗莱堡军事档案馆)

青岛德华大学的毕业证书有中德双语对照,上面会有德国监督、中国总稽察、中国教育部、德国教育部等分别签章,学历为中德两国政府承认。

名师荟萃,实科教育,全面塑造
青岛德华大学师资力量强大,部分学科教学水准已达当时的世界一流水准。1912年时有德籍教师26人,其中工学博士2人,硕士7人,师范专业5人。1913年时中国教师6人,既有翰林、进士、举人、贡生,又有新式学堂毕业的新派学者,比如中国文学及伦理学教授于濂芳。一些拥有国际声望的德国学者都曾来校任教,如数学教授康拉德·克诺普(Konrad Knopp)、植物学教授威廉·瓦格纳(Wilhelm Wagner)、法学部主任库尔特·罗姆伯格(Kurt Romberg)、语言学及历史学学者威廉·欧特曼(Wilhelm Othmer)等均是在各自领域内的世界顶尖学术专家。著名量子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的得意门生、物理学教授卡尔·艾利希·胡普卡(Karl Erich Hupka)也接受了青岛德华大学聘请,但因一战爆发未能到达中国。

13青岛德华大学德籍教师授课
青岛德华大学德籍教师授课
(图片来源:于斌 德华大学追忆)

青岛德华大学在德籍师资和德式课程设置基础上,开展德式实科教育,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德国政府向青岛德华大学也特别投入了大量资源,捐赠了大批机械设备,兴建和落实了众多实践基地,包括实验室、实验农场、实习工厂等,还有藏书楼和译书局。工科除校内有实验工厂外,学生还可以开展野外测量,去四方机厂、船厂实习。这也形成了未来土木和交通学科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传统。




工科的课堂
(图片来源:德国联邦档案馆)



建造专门科的设计实习
(图片来源:德国联邦档案馆)



模型陈列室
(图片来源:德国联邦档案馆)



实验室
(图片来源:德国联邦档案馆)
图片
正在进行测量实习的学生
(图片来源:德国联邦档案馆)



1904年通车的胶济铁路是山东省内的第一条铁路
四方机厂是胶济铁路上的机车装备和修理工厂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学生们应该在学校得到全面的塑造,这是该校监督凯贝尔的教育思想。军事和卫生教育为学生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体育运动占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内容,每年1月份学年结束时,紧接着年终考试,大规模的体操和田径比赛就开始了,包括举行军事检阅。
1911年1月25日,《青岛最新消息报》刊发报道,称“中国青年人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鲜活朝气和进取精神,十分令人快慰。无论是体操竞赛的成绩,还是足球运动的成绩,都值得加以肯定。学校领导似乎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合作……这样,学校便成了中国青年精神和身体双重培养的基地。” 

典范影响,学成报国,实业兴邦
青岛德华大学的学生接受了现代教育,进而开始接受并宣扬进步思想。孙中山先生在这期间到访青岛德华大学,也对师生的思想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孙中山十分重视中国交通事业尤其是铁路事业的发展,他认为“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1912年9月,孙中山怀着实业兴邦的梦想考察青岛。在考察了港口、道路设施、铁路设施、卫生设施和房屋建造之后,孙中山在青岛德华大学发表了演说,鼓励在校学生“必须勤奋、热情和自我克制地致力于自己的学习,以使将来在结束自己的学业后走入生活,以其知识造福于人民”。“学生的目标,应激励自己努力赶上,把这个范例(德国在青岛的努力)推广到全中国,并且使自己的祖国同样完美”。
孙中山的这份勉励,最后也随青岛德华师生汇入同济,伴随着同济工科的发展壮大,对今日有着深远的影响。

25-1912年青岛德华大学全体学员欢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局部)
1912年青岛德华大学全体学员欢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局部)
(图片来源:网络)

青岛德华大学总共招收过6届学生,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有400多人。第一届毕业生于1909年春入学,1913年下学期毕业。这些学生思想先进、眼界开阔,跟中国传统学堂中和经过科举考试出身的学生有很大差异,更多地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继承了德国人务实精专的作风,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和高超实用的技术水平,他们之中许多人之后都有前往德国深造的经历。青岛德华大学的知名校友,如宗白华,王献唐、栾宝德、杨继曾、沈怡等人,后来均成为著名学者或政府要员,遍布我国法政、工商、港口、铁路、医院、农林等领域。
青岛德华大学的开设源于中西合璧、振兴中华的大业,其工科的教学立足实业兴邦的需要,与交通事业的铁路、公路、桥梁、港口建设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工科毕业生也肩负学成报国的重任,一批人活跃在当时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领域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岗位,成为一时翘楚。 
26-1913年川汉铁路湖北段告北京公使馆函中提及,拟聘任6名青岛德华大学的工科毕业生
1913年川汉铁路湖北段告北京公使馆函中提及,拟聘任6名青岛德华大学的工科毕业生
(图片来源:德国弗莱堡军事档案馆)

凤凰涅槃,汇入同济,接续发展
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之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年11月,英日联军向青岛发起进攻,随后德国战败并撤离青岛,这直接导致青岛德华大学停办。
青岛德华大学前后开办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在青岛完成学业后毕业的学生大约只有30来人,加上一战期间来到上海学生中有75人先后毕业【注1】,以及少数转到全国各地德国学堂的毕业学生,出身青岛德华大学的毕业学生人数总体并不多,以如此优良的办学条件来讲实属遗憾。
一战爆发前后(自1913年上学期结束至1919年2月),青岛德华大学学生共计145人【注2】,先后转移到上海同济医工学堂继续学业。其中对工艺科建筑班学生,同济特别在工科内增设了土木科,单独编班教学。其他一些尚在读预科而未毕业的,学校先安排他们学习德语、数学、物理、化学及几何制图等,考试合格后再升级。青岛德华大学的德国教师康拉德·白慈(Konrad Baetz,机械制造、电气工程)、格斯科·德贵林(Gesko De Grahl,土木工程)、汉斯·德士烈(Hans Drexler,物理学、数学)、A.容固(A.Jung,土木工程)等人也陆续来到同济任教。
注1、注2:数据出自李乐曾老师:《一战期间上海德文医工学堂 接纳青岛德华大学学生探析》,《德国研究》2019年第2期,第149-152页。
青岛德华大学为同济后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生源、师资、专业、办学资金、学生的官费资助等资源从青岛转续到了上海。比如,除了德华大学的德籍教师外,德国还指派和动员了一批技术人员到同济任教;转学而来的杜殿英、谭文庆毕业后留校担任了工科教师;转学而来的刘铨法,从同济毕业两年后,出任青岛礼贤中学校长,力主创办土木科与德文科,并促成礼贤中学与同济签订协议,土木科毕业生前5名可以免试直接升入同济,为同济输送了大量的土木科优秀人才。

青岛德华大学建造专门科的交通学科课程教学与实践,成为同济大学交通学科的萌芽。青岛德华师生汇入后,在上海同济医工学堂新设立土木科的最初几年,交通类课程就开设了铁道学、道路学、测量学、路线测量、石桥学、铁桥学、木桥学、隧道学等。课程设置在当时已经相当系统化,加之同济所拥有的优秀工科实践环境,交通类的教学与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因此,1914年也被视为同济交通学科的诞生之年。


特别感谢青岛市档案馆、同济大学档案馆和校史馆及李乐曾、朱大章教授为本文提供宝贵资料。
本文难免存在错漏,欢迎广大师生校友及阅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