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人物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文化

学科人物|童大埙先生小传
  发表时间:2020-10-02    阅读次数:

学科人物|童大埙先生小传

童大埙(1911—2011)

      铁道工程专家,教育家,二级教授。长期从事铁道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及教育工作,是我国铁道工程学科建设的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铁道线路养护维修、铁路现代化的积极倡导者。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五十余年,培养了大批铁道工程技术专家和学者,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1年8月25日,童大埙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现为崇明区)。家庭世代以小商贩、手工艺为生,薄有田产。童大埙兄弟姐妹9人,他为长子。因不善经营,家道中落,加之人口众多,入不敷出,生活相当困难。

      1915年,4岁的童大埙进入崇明桥镇初级小学就读。1919年毕业后考入了创建于1896年的上海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高级小学预备班就读。该校以勤、俭、敬、信为校训,要求学生把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尊敬师长、诚信待人作为每个人为人处事的座右铭。该校十分重视师资阵容,老师们讲课都清晰且有条理,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23年,童大埙直升上海南洋公学附中。附中学制为四年,所设的各门课程均较其他同类学校的同类课程艰深,任课教师均为国内知名人士,要求非常严格,每年的淘汰率也很高。这为他日后进大学听外籍教师授课、阅读外文书籍以及出国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1925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他参加了游行,并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行经南京路时,队伍被逼后退,他眼见十多位爱国志士倒在血泊之中。经过这次血的洗礼,童大埙进一步认识到国弱受人欺,也看清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这增强了他发奋学习、富强中华的坚强意志。

      1927年,童大埙直升上海南洋公学本部。当时正值北伐战争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铁道部,南洋公学改名为铁道部交通大学。童大埙原来的志愿是学习电机,后响应政府号召,改学土木工程,校方对土木工程的学科建设十分重视,除增添大量图书及仪器设备外,还礼聘国外专家2人、国内专家10余人,分别承担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使童大埙获得了将来能学以致用的实际知识和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童大埙在大学学习期间,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他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异,曾获民六奖学金,还利用课余时间在附近正风中学兼课,将所得酬金用于继续攻读,借此也锻炼他的教学能力。

      1931年7月,童大埙大学毕业并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由铁道部分配至北平平绥铁路局工作,平绥铁路局地处燕山山脉,条件很差,但童大埙不畏艰难,积极投身于生产第一线,先被分配至第一工务段西直门工程处实习,期满后升工务员,改调张家口工务段工作。童大埙在北平平绥铁路局工作期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撰写了两篇论文,并受到嘉奖。

      1934年春,童大埙参加了在北平清华大学内北平试区举行的第二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考试。当时报考铁道工程的人数很多,而录取名额只有一个,竞争相当激烈,最终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童大埙在英国留学三年,前两年半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就读。这是一所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童大埙进工学院土木系攻读研究生,导师是颇负盛名的A.J.S.Pippard教授。他是结构理论尤其是特种结构(例如航空器结构)理论方面的专家,享有英国皇家学院院士(FellowoftheRoyalSociety,FRS)荣誉称号。童大埙于1937年春通过答辩,获帝国理工学院校长授予的工程硕士(MasterofScience,M.Sc)学位。结束了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学习生涯后,因考虑还需要充分的实践知识才能回国参加铁路建设,于是经驻英大使馆及驻德大使馆介绍,先后在英国各铁路公司及德国各铁路局参观考察,从中获益良多。

      1937年夏,童大埙应长沙国立湖南大学之聘,任土木工程系教授,讲解铁道工程各门专业课程。同年7月底从英国出发,经巴黎、罗马到威尼斯搭乘意大利邮轮CountVerdi号回国。在经印度洋途中,从广播获悉,“八一三”事变爆发,淞沪处于炮火之中,他改从香港登陆,经广九、粤汉、湘鄂铁路到达长沙湖南大学报到。

      1939年春,湘鄂战事吃紧,湖南大学西迁辰溪,师生星散,被迫停课,前平绥铁路局长沈昌出任昆明叙昆铁路工程局局长,邀童大埙前往共事。童大埙只得告别向往的教育工作,于1939年秋携眷跋涉千里赴昆明,先后任叙昆铁路工程局副工程师、弥渡滇缅铁路工程局正工程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系教授、中央设计局交通组专门委员及昆明滇缅公路油管工程处副处长等职务。1945年,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童大埙进教育部任高等教育司帮办(相当于副司长)之职,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

      1949年8月,童大埙进入同济大学土木系任教。50年代初期参与了院系调整及铁路公路系筹建。1958年4月,任铁路、公路与桥隧系主任。1956年,他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先后担任上海同济大学民盟支部主委,民盟上海市委委员、常务委员、民盟上海市委顾问。1959年12月,童大埙被提名为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之后又被选举为第三至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从第七届委员会开始,改任上海市政协之友社理事,后为该社名誉理事。上海市铁道学会成立后,童大埙被推选为第一届及以后各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之后还担任了该会荣誉理事。

      此外,童大埙曾被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聘任为第三及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名誉委员。还曾先后被聘任为上海市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授职称评审组成员及工科院校办学水平试点专家组成员等。

      1973年6月,专业几经调整后,童大埙随铁道专业连队由同济大学调入上海铁道学院。1987年9月,童大埙在上海铁道学院办理了退休手续,之后又被土木工程系返聘为教授,仍兼轮轨系统研究所名誉所长一职。1995年,上海铁道医学院与上海铁道学院合并,改称上海铁道大学,童大埙又被指派为校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77年,童大埙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先进工作者。1992年,由国务院颁发证书,童大埙享受政府发给的特殊津贴。

      2011年2月11日22时37分,童大埙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0周岁。

01 理论实践结合解决工程难题

      童大埙大学毕业后在北平平绥铁路局工作,平绥铁路是原京张铁路的延伸,当时已通车至包头。京张铁路是由我国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没依靠外援。其中,关沟段之险要以及勘测设计构思之巧妙,都是值得世人称道的。在平绥铁路工作,不啻是给童大埙上的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在上级领导的热情鼓舞下,童大埙不仅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走遍铁路沿线,深入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两篇论文,一篇是《平绥铁路沿线钢板梁桥的加固问题》,另一篇是《铁路沿线的坡度削减问题》,均受到路局的重视,经评审,分别获得全路最高一等奖和三等奖,并颁发奖杯作为纪念。时隔60余年翻开童大埙的旧作,可以看到他当时在论文中关注的铁路沿线钢板梁桥的加固问题,如今依然存在于中国的铁路线上,他提出的加固方案对指导今日的工程实践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童大埙收集了大量现场资料,指出铁路路基不需要“尽量”加宽、坡度也不需要“尽量”减缓,铁路路基应该有一个合理宽度,并且应该根据路基填料的内摩擦角决定路基边坡坡度,从而减少铁路建设不必要的投资。

      童大埙认为从事土木工程的人,除了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必须有实践经验。他教导同学们要下到生产第一线,向生产工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汲取经验。在同济大学教授铁道工程课时,他非常注重课程实习,无论条件多差,每次实习他都带队前往。他带领学生细心观察施工人员的操作,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钻研新的施工工艺,并和学生一起吃在工地、住在工地,给学生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童大埙是土木工程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在现场工作的技术人员许多都是他的学生,但他非常平易近人,从来不摆老师、教授的架子,和大家一起讨论时,也会耐心地解答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认为参加学生的实习对他自己而言也是一个极好的再学习机会。听过他课的学生们和老师们都说他的讲课永远是“新鲜”的,跟上时代步伐的。

      “文化大革命”后,童大埙已年过古稀,但他下定决心要加倍地工作,把失去的时光重新补偿过来。1981年,杭州艮山门车站试铺三开道岔,由上海铁道学院做现场测试。三开道岔是为了解决调车场长度不够而设置的道岔设备,技术难度比普通单开道岔大,由于在我国铺设得并不多,因而没有足够的试验数据和铺设经验。为了了解三开道岔存在的问题,童大埙不顾其他老师的劝阻亲临现场,参加了测试的全过程,并对三开道岔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见解和建议。历时两周的测试试验很成功,并得到了铁道部的嘉奖。这次试验是我国铁路在运营现场对三开道岔所做的第一次比较全面的测试,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现场试验数据和铺设经验,对以后如芜湖铁路轮渡等三开道岔的铺设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小半径曲线磨耗问题一直是困扰既有线铁路正常运营的难题,特别在三大干线上问题更突出。干线客货运输非常繁忙,但是线路标准并不高,有多处小半径地段存在,有的地段新钢轨上道3个月就成了重伤钢轨,需要更换。童大埙认为小半径曲线磨耗问题既有车辆的原因,又有线路的原因。1986年,上海铁道学院和济南铁路局共同在济南局管内进行小半径曲线磨耗整治试验,童大埙深入试验线路了解试验的具体情况,和试验组共同讨论,提出曲线的圆顺度的好坏直接影响曲线钢轨磨耗的观点,并提出改变轨底坡等措施来改善轮轨的接触条件,最终试验研究取得了成功。

      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交通运输手段相适应,童大埙多次提出既有线铁路特别是干线铁路行车速度应该提高,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在分析了我国轨道结构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外铁路经验后,他认为对现有的铁路设备如道岔、小半径曲线略加改造,行车速度就能提高。他同时呼吁,根据中国的国情,中长途客运应该发展高速铁路,这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他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积极呼吁建设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

02 辛勤耕耘致力铁道工程学科发展

      童大埙大学刚毕业在张家口工作期间,就在当地高等职业学校兼课,教授英文及数学,一方面解决了当地师资缺乏的难题,一方面也锻炼了他日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分析讲解能力。

      1937年,童大埙从英国留学回来后,在湖南大学教授本科三、四年级有关铁路方面的课程,如铁路测量、铁路工程及铁路养护课程等的讲授及辅导工作。面对莘莘学子,他精心备课,默默试讲,唯恐稍有疏忽,误人子弟,课余同学都爱到他宿舍和他切磋当日的课程,亦师亦友,相处得非常融洽。一年过去了,师生们都对他的教学工作相当满意。校长皮宗石还对他做了额外加薪的鼓励。

      童大埙在叙昆铁路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任测量队长,进行线路的最后勘测定线工作,工作时断时续,因而有大部分时间在威宁休整,复习功课,编写论文,并为来段实习的大学生进行辅导。

      1941年年底,叙昆铁路全面停工,童大埙受聘任重庆国立交通大学土木系教授,负责土木系高年级路工组学生的教学及辅导工作。他认真编写教案及准备讲授提纲,深受学生爱戴。这也为之后编写教科书打下了基础。

      1949年秋,童大埙受聘任同济大学土木系教授,主讲与铁道工程相关的各门课程。重执教鞭是童大埙的夙愿。当时各所大学的专业教材,少数借用国外,主要是美国的,绝大多数是自编,但由于缺乏参考书和实践经验,往往失之偏颇。要改变这种局面,童大埙认为大学教科书必须全部由自己编写。他用了3年左右,完成铁路专业《铁路曲线及土方》《铁道工程学》《隧道工程学》3种教科书的编写工作。童大埙白天上课,课余准备讲稿,晚上整理书稿,这样采取边讲、边写、边改的方法,结合他先前已完成的初稿和铁道部最新颁布的规章,于规定的约稿期限内先后完成全部书稿,并于1951年至1953年分别出版发行。它们是我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撰写的第一套铁道工程专业的论著,既解决了大学学生教材的需要,又为我国铁道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受读者的欢迎。

      20世纪50年代初,各校兴起了学习俄语的高潮,童大埙努力自学,达到了能借助字典,阅读一些俄文书刊的能力,并应出版社之邀,翻译了一些俄文书刊,如《苏联铁路员工技术手册》(五卷)等。之后又因教材的需要,编写了《铁道线路业务及机械》一书,内容大部分取自苏联大学教科书,同时融入了中国实际。这些译著成为当时高校教学及工作现场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同济大学工作期间,童大埙先后担任土木系教授、铁道工程系副系主任,1956年被正式评为二级教授。1959年起被任命为铁路、道路及桥梁工程系(简称路桥系)系主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童大埙被迫离职,被隔离审查长达10个月之久,直到1971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才让童大埙重返讲坛。1973年,奉上级命令,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童大埙开始了新的教学生涯。

学科人物|童大埙先生小传

轮轨专家童大埙教授在实验室指导青年教授

学科人物|童大埙先生小传

“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届铁道工程硕士生雷晓燕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老师 左起:王午生、毛经权、童大埙、徐次达)

      20世纪70年代以后,童大埙深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铁道工程也不例外,先进国家已经从传统的轨道结构向新型的轨道结构发展,并对轨道力学从轨道本身发展到轮轨的相互作用,计算荷载从静态、准静态发展到了动态和随机性,分析方法也从解析法发展到了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为急起猛追,童大埙组织教研组同仁翻译出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编辑出版的《轨道力学及轨道工程》论文集,以认识各国对这门学科发展的新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从各杂志及书刊上发表的有关论文,为研究生开设“轨道力学”选修课。童大埙是将轨道力学引进我国的先行者,用数学、力学、实验力学方法研究铁路轨道,为我国铁路大提速以及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在同济大学及上海铁道学院工作期间,童大埙曾先后培养了7名研究生,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他们树立了榜样,这些研究生后来都成为教学、科研和管理部门的骨干,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年过七旬的童大埙依然上讲台给研究生和教师讲授轨道力学、专业外语,给研究生批改译文,审定文章,还带领研究生到沪宁线、杭州艮山门试验现场参加实践。

      1984年,童大埙受铁道部高校专业教材编委会的委托,主编《铁路轨道》新教材。为集思广益,特请西南交大王其昌副教授、北方交大颜秉善教授及上海铁道学院王午生副教授为协编。该书于1987年9月定稿,1988年年初正式出版发行,受到各界的好评和铁道部的嘉奖。之后为了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并促进对外学术交流,童大埙又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把这本教科书全部翻译成英文,名为RailroadTrack。这是我国铁道工程专业第一部自编的英文教科书。

      在上海铁道学院,与机械车辆系合作,筹建了铁路轮轨系统研究所,由童大埙担任名誉所长,铁路轮轨系统研究所在机车车辆与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较高水平的论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在当时部属院校之中也属创举。

      童大埙认为机车车辆与轨道组成的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对这个系统的理解和分析除了用轨道力学的理论作为基础外,还必须用试验研究的数据进行验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并组成精干的试验队伍经常到铁路现场做测试。为此,他不顾年迈体弱,从试验台和模拟轨道的建设,到仪器设备的选择,无不事必躬亲。使上海铁道学院轨道结构试验室的模拟轨道试验台具有和现场铁路相似的轨道结构参数,并能在X,Y,Z三个方向施加动静荷载的功能,在当时全国铁路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即使以现代观点来看还是比较先进和实用的。

      在从事轨道科学研究的同时,童大埙也充分认识到在现场从事普及工作的必要性。1976年,南昌铁路局准备在上饶举办一次工务人员学习班,童大埙应邀亲赴上饶担任教学工作。教材临时编写,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边教边练,如有疑问,可以随时质疑,务求学懂为止。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童大埙编写了小册子《铁路轨道基本知识》,由人民铁道出版社出版,深受全路广大工务工作者的欢迎,发行量逾5万册,1997年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三版。

03 刚直不阿光明磊落

      童大埙一生刚直不阿,光明磊落,为了自己的事他从来不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但为了工作、为了学生,他敢作敢为。

      1959年,他被任命为同济大学路桥系的系主任。当时非部属学校有铁道工程专业的只有同济大学,而每年培养的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亚于其他部属学校,各路局对同济历届毕业生均有好评。周总理在沪召开的一次高教界座谈会上,童大埙慷慨陈词,强调部属与非部属学校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应受到同等待遇的必要性,如参加铁道部召开的有关教育及科研工作会议,分配教育及科研任务,及时收到有关制定及更改各种规范及规程的文件,密切与各路局之间的联系,保证现场参观实习的实施以及师生出差应享受同样的免票待遇等。总理嘱咐秘书一一记录,并答应回京后研究解决。事后,他提出的各项建议先后均得到落实。周总理的热情和关怀,使同济大学路桥系的办学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童大埙从1945年年底参加教育部工作一直到1949年5月离开,先后为教育部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办理1946年全国公费留学生的统考工作;二是主持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对各高等院校善后救济物质的储存、分配及发送工作。名义上他是为南京国民政府效劳,客观上却为新中国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和为各高等院校争取到一批批适用的仪器设备。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粉饰太平,决定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出国留学人员考试,由教育部主办,各省市提出需要的报考学科及名额,一切大政方针均由留学生考试委员会决定,事务性工作由直属的办公室办理。童大埙被指派为办公室主任,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疏忽。考试分8个区,报考学生逾千人。办公室必须根据考试学科门类及应考人数做好各门课程的命题、印制及密封试卷等各项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保密性强,不容许在任何环节或任何人员手上发生泄密事件。为此,童大埙为工作人员制订各自的工作守则,明确职责,并尽量增加内部的透明度,少数工作还必须由童大埙一人经手,确保万无一失。考试结束后,全部试卷运回南京进行评分、登记及考试总分的统计工作,最后由考试委员会在超过录取分数线的试卷中,进行拆封及最后的选拔工作。根据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决定录取人选。在这次考试中被录取的出国留学生近百名,其中大部分学成回国,为国效劳,也有少数仍在国外,作为华裔学者,继续为祖国增光。

      童大埙在这次考试的组织过程中,因工作认真、成绩显著,受到教育部的表扬,晋升一级,得到行政院的明令嘉奖。

04 促进学术交流增进国际友谊

      1982年10月,童大埙应美国铁道工程协会(AmericanRailroadEngineeringAssociation)的邀请,赴美参加该协会在新奥尔良城(NewOrleans)举行的年会,并在会上作题为“DistributionofTemperatureStressesalongtheContinuouslyWeldedRailTrack”(焊接长钢轨温度应力的纵向分布)的学术报告。当时,铁道科学研究院及一些铁路高校与铁路的现场部门一起合作,对此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与试验,取得了不少举世瞩目的成果。为了写好这篇文章,童大埙花费了近半年时间,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几经易稿,还拍了大量照片,如长钢轨的焊接、储存、运送、养护以及维修的全过程,有的照片须深夜在现场拍摄,非常艰辛。为了取得良好的发言效果,童大埙反复推敲,力求言简意赅,口齿清晰。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最终童大埙在台上作报告时非常得心应手,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美国铁道工程协会执行董事施奈札(L.T.Cerny)先生授予童大埙大型重金属会徽一枚作为纪念。报告全文刊登在该会1983年第692期会刊上,并且童大埙被邀请为该会的海外会员。在此期间,童大埙还受铁道部的委托,出席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Springs)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重载铁路会议,并承留美同学戴忠及旧金山圣荷塞大学Venuti教授的邀请和陪同,先后访问了旧金山加州大学伯克利(Berkley)分校、圣何塞(SanJose)分校、斯坦福(Stanford)大学、科罗拉多(Colorado)大学及Derby分校、芝加哥伊利诺伊(Illinois)大学、纽约哥伦比亚(Columbia)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美国AmericanRallroadAssociation铁道科学研究所环形试验道和多个大中小城市,既开阔了眼界,又结识了一批新老朋友。

      1994年5月,童大埙应日本友人冈田宏的邀请,偕同夫人一起赴东京参加法政大学举办的高速交通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关于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的发言。冈田宏系日本铁路界知名人士,曾任日本铁路海外技术协力协会理事长,日本土木工程学会会长,工学博士。童大埙和冈田宏是在上海举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认识的,彼此用英语交谈,一见如故,成为了忘年之交。现在由冈田宏和日本法政大学广冈治哉教授共同发起的中日高速交通研讨会,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生平简历

1911年12月25日

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现为崇明区)

1915—1919年

崇明桥镇初级小学学习

1919—1923年

崇明桥镇初级小学学习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旧称)附属高级小学学习

1923—1927年

上海南洋公学附属中学学习

1927—1931年

铁道部交通大学学习,获毕业证书及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1931—1932年

平绥铁路管理局(北京)西直门工程处实习生

1932—1934年

平绥铁路管理局张家口工务段工务员

1934—1937年

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院学习,获毕业证书及工程硕士学位,英国及德国铁路参观考察

1937—1939年

长沙国立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1939—1942年

叙昆铁路工程局第八总段副工程师、第三十一分段长、滇缅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室正工程师

1942—1944年

重庆国立交通大学土木系教授兼中央设计局交通组专门委员

1944—1945年

昆明滇缅公路油管工程处副处长

1945—1949年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帮办

1949—1952年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1953—1957年

同济大学铁路系教授(二级)

1958—1973年

同济大学路桥系教授兼系主任

1973—1987年

上海铁道学院(现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土木工程系教授、轮轨系统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7年9月

退休

1987年9月

返聘为上海铁道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校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1年2月11日

逝世

      主要著(译)作及学术论文

      [1] 童大埙. 铁路曲线及土方[M]. 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1.

      [2] 童大埙. 铁道工程学[M]. 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1.

      [3] 童大埙. 隧道工程学[M]. 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2.

      [4] 童大埙. 俄华土木工程词汇[M]. 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3.

      [5] 童大埙. 铁道线路业务及机械(上)[M]. 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

      [6] 童大埙. 铁道线路业务及机械(下)[M]. 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

      [7] 童大埙. 苏联铁路员工技术手册五卷三册(中译本)[M]. 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55.

      [8] 童大埙. 苏联铁路员工技术手册五卷五册(中译本)[M]. 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56.

      [9] 童大埙. 轨道力学及轨道工程(中译本)[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

      [10] 童大埙. 铁路轨道基本知识[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77.

      [11] 童大埙. 铁路轨道[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

      [12] TUNGDaXun.RailroadTrack[M]. 上海:上海铁道大学出版社,1989.

      [13] TUNGDaXun.DistributionofTemperatureStressesalong theContinuouslyWeldedRailTrack[C]. //AmericanRailroadEngineeringAssociation,1983.

      童大埙先生先后为《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土木建筑工程词典》《现代科学家传记》编写有关的条文和文章。

学科人物|童大埙先生小传

童大埙所著的《铁道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