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简称同济交通学科)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成为同济大学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之一,并获得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第二轮资助。在高峰学科建设的经验和基础上,该学科面向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秉承“思行合一交融成艺”的学科发展理念,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重点,对标国际同类顶级学科,重点聚焦于交通基础设施、先进载运工具运用、复杂交通系统等三大学科领域,以及交通系统全时主动安全、交通系统全息感知与智能应用两个共性学科方向,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立足高峰 走向一流
同济交通学科起源于1914年。上世纪50年代起,进行专业强化,清华、浙大、震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道路、铁道方向调入,集聚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1952年成立全国第一个“铁路公路系”,随后创办了“交通部上海公路工程研究所”;形成了专业化和工程化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
该学科拥有我国首个道路工程硕士点和博士点,第一批铁路、公路与水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一批交通工程博士点和第一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7年,同济交通学科成为国家第一批重点一级学科,历经“211”“985”建设发展,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综合性最强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涵盖道路与铁道工程、机场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及控制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几大门类。
2015年,同济交通学科被列入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短短2年,该学科在人才培养、师资储备、科研成果、研究平台与社会服务方面均有了显著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拓展人才国际联合培养,引领了国内同类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科研体制和社会服务机制创新方面,充分发挥学科与行业融合、方向齐全和人才集聚三大优势,优化师资结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在基础科研方面,创新成果产出高,建设期内获批自然基金31项。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了交通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联合资助的“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完成了中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建设。同济大学已成为世界上拥有驾驶模拟、自然驾驶、网联测试三大基础科研设备的唯一高校。
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为实现近期保持国内领先、跻身世界一流,远期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成为国际顶尖学科的宏大目标,同济大学凝聚了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汽车学院、轨道交通研究院、磁浮技术中心等单位的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制定了到2020年、203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详细发展计划和路径。
总结长期以来的经验,同济交通学科认识到,世界一流的学科要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产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需要与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接轨。同济交通学科非常重视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引进和本土化人才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传帮带作用,为各类人才搭建广阔发展舞台,全力推动以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和基础前沿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2016年3月,交通学院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签署联合培养本科硕士(3+1+1)项目。
思行合一 交融成艺
拔尖人才硕果累累。“思行合一,交融成艺”是同济交通学科对百年办学精髓的总结。同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兵说:“强调思辨,要求行实,立足交通,中西融汇,这是多年来学科秉承的教育理念。通过努力拓宽学生知识面,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交叉,突破传统学科知识界面,将交通学科向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车辆工程技术、数据科学等领域延伸,并拓展到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不仅具备精细化处理微观问题的工匠精神,还要具备宏观思维能力,真正做到符合社会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在交通人才培养上形成同济品牌。”
同济交通学科先后培养了大批拔尖人才,蜚声海内外。他们中既有教授学者,如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道路工程专业的陈本端教授、开创了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杨佩昆教授、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的奠基人姚祖康教授、我国道路工程领域第一位博士孙立军教授等;也有在交通运输领域前沿攻坚克难的科技大师,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梁文灏院士、朱兆芳教授,全国劳动模范、青藏铁路项目总工程师李金城等;还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技英才,如詹天佑铁道科技奖获得者、中铁建大桥局三公司总工程师周冠南等。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沃尔基分校终身教授刘玥等一批同济学子,则在国际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卓越创新能力彰显。近年来,同济大学实施了我国最早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同济交通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由同济大学教授重度参与并主导的《关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改革和建立城市交通学科的建议》于2017年年合美、日、德等国的知名高校构建了国内首个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的创新联盟。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发展,工科人才培养责任更重。2010年和2014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分别在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进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试水,并首批通过“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今年下半年进行的交通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中,该学院的交通工程专业建设得到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同济交通学院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和学科交叉,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创新思维传授变成教学双方的一种信念追求,已经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该学院发起举办的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在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位居前列。除了常年在国内外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近年来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中也屡获佳绩。在近期刚刚成功举办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上学院的研究生团队荣获大赛创客冠军、特等奖,在首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两个团队分获获二等、三等奖,在2017’第十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上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17年智能交通领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中三个本科生团队分获一、二等奖。
交通学院研究生团队“智能驾驶小秘书”项目荣获 2017 年中国(小谷 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 赛创客冠军、特等奖。
滨海地区粉细砂路基修筑与长期性能保障技术试验。
世界首条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试验段通过路面质量检测。
利用高仿真驾驶模拟器开展追尾驾驶行为实验。
大道传承 登高行远
《礼记·中庸》云:“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同济交通学科的发展也是大道传承,登高行远,走向一流的践行过程。大师荟萃,新秀层出,形成了胸怀天下、服务国家的优秀品格。
大师铸就学科基础。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陈本端、翁朝庆、李秉成、童大勋、朱照宏、林绣贤、杨佩昆、姚祖康、张树京等教授为代表的先驱们,带领着同济交通的师生们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在祖国大地上贡献才华、书写华章。艰苦岁月,陈本端教授坐着毛驴车在我国西北地区日复一日地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同期的翁朝庆先生带领团队赴陕西步行调查黄土土桥。童大勋、朱照宏、林绣贤、杨佩昆、姚祖康、张树京等先生沿着前人的足迹,持续创新,不断拓展,开创了我国交通工程学科,在路面力学和路面设计理论、沥青路面沥青材料改性技术、道路CAD技术、道路管理系统和机场工程、交通规划与交通需求分析、铁道工程、铁路运营管理、通信和自动控制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缔造了同济交通学科璀璨的历史,使其成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主要发源地。
人才迸发核心实力。在老一辈大师们悉心指导和精心培养下,新一批国内顶尖学者纷纷涌现。方守恩、孙立军、杨东援、陆键、凌建明、郭忠印、杨晓光、周顺华、陈小鸿、徐瑞华、董德存等一大批专家教授,在道路与机场工程、铁道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及控制、交通安全、铁路运输管理等方面成为行业领军人才。
新型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特殊路基工程技术、交通安全与环境、城市交通自适应控制系统及交通诱导、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社会物流理论、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铁路行车组织与运行仿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理论、轨道交通土工结构设计理论与技术、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论与线路设计方法等,均被纳入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并得到推广应用。
近年来,面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群交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和前沿科学问题,学科通过协同创新和学科交叉,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了重交通路面设计理论与技术、高速重载路基变形分析理论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土木结构设计施工一体化理论与方法、网络交通流基础理论、交通管理与控制智能化、智能网联汽车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1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国家智库建设成果丰硕,在公交优先发展、网络打车软件综合管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出租车新政、规范电动自行车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先后得到国家领导人16次批示。
《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化集成系统研究》课题系统改造的磁浮试验车辆 “同济成长号”
上世纪70年代教学实习翻山越岭勇攀高峰高峰
君子道渐宽
团队凝聚发展力量。谈到面向一流学科的人才队伍规划,同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说:“‘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双一流’建设等国家战略,为同济交通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按照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我们正在着力打造核心学术梯队和协同创新团队,积极推进国际化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同济交通学科已构建了院士、优秀青年、省部级人才等为骨干,海内外优秀博士为后备的完整学术梯队。在高峰学科建设中建立了以PI团队为载体的创新团队体系,加强学科交叉,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引培并举,形成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学科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杰出青年2名。青年骨干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分别占全国相同学科人才的50%和30%。国际化师资比例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人数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各团队领军人才的带领下,各学科团队很好地拓展了新技术领域,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各领风骚。
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凌建明、钱劲松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滨海地区粉细砂路基修筑与长期性能保障技术”攻克国际性难题,实现了滨海粉细砂路基的材料可用、性能可控、耐久可靠,在我国6省区和海外6国20多项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201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周顺华、肖军华团队的研究成果“地下工程穿越快速铁路的创新技术及其应用”,实现了不限速、长距离、大跨度、超浅埋下穿快速繁忙铁路干线,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关键技术国际领先,推广应用到全国百余项工程。赵鸿铎、黄卫东领衔的团队研发的装配式铺面结构、构造、基本工艺、智能监测等技术和相关装备,在上海崇明区陈海公路和上海民航龙华机场得到了试验性应用,取得新突破。张宏超带领的科研团队八年磨一剑,在山东济南发布中国首例光伏路面示范区,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更一举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在先进载运工具运用领域,同济大学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青年专家团队,牵头承担完成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化集成系统研究》课题,经过近5年的攻关,磁浮试验车辆“同济成长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车辆上的永磁电磁混悬技术,可静止悬浮24小时以上;完成的多分区可模拟高速、长距离、复杂工况的半实物仿真集成系统、磁浮核心技术部件、高速磁浮轨道线形检测系统、高速磁浮交通规划设计综合仿真系统优化软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复杂交通系统领域,陈小鸿、林航飞、辛飞飞团队近期完成的大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以“人”为核心,充分考虑慢行交通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对慢行交通基础设施的品质进行多维度的科学评价,提出大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推动大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徐瑞华、江志彬团队面向地铁网络化运营组织的安全和智能化决策需求,在网络计划编制和网络客流管理等重大问题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系统研发,主导研发的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已经在13个城市14家运营公司的70余条线路中得到了应用。
在交通系统全时主动安全领域,王雪松团队研发了“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预警系统”,建立了各类设施系统事故分析模型和事故多发道路判别模型体系,可进行事故统计与查询、事故多发点快速判别与管理,依托同济大学8自由度驾驶模拟器,进行了道路设计安全评估、前向避撞预警、疲劳驾驶预警、中国驾驶员驾驶行为等研究。王俊骅团队研发的高速公路车流风险控制系统基于运营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依据综合数据实时研判事故风险,实现车道级车速控制、匝道控制辅助决策,对交通事件及二次事故风险时空影响范围预测预判,实现高速公路综合指挥调度系统集成。
在交通系统全息感知与智能应用领域,杜豫川、朱兴一团队领衔的“轻量化沥青路面行驶质量快速检测系统”实现了路面平整度快速评估、桥头跳车精准定位、病害自动检测、裂缝发育评价以及路面材料微观损坏自诊断等多种检测功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荣获2017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马万经团队10年来致力于交通设计与控制、共享交通研究,在杨晓光、吴兵等资深教授的支持下,面向混合交通流环境下行人过街、公交优先、拥堵治理、特殊事件和车路协同等技术需求,研发了主动交通设计与控制成套技术和系统;基于“交通即服务”理念,研究了共享汽车调度与定价优化方法,创造性地开发推广了一站式出行服务系统。孙剑团队致力于交通流建模、仿真与优化控制研究,在杨晓光、李克平等资深教授指导下,针对中国混合交通流运行环境与驾驶行为特征,通过整合理论模型创新与先进的系统仿真理论,于2016年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交通仿真系统,打破了国外仿真系统的技术垄断。
展望未来
向国际前沿冲锋 问鼎新高峰
得益于优秀师资和科研团队的建设,同济交通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该学科2013年率先开展学科国际评估工作,欧、美、日著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评估认为:同济交通学科长期引领中国交通领域教学、科研乃至工程实践,具有国际水平,并在朝着国际领先水平持续发展。
近期,交通工程专业通过新一轮认证,民航局重点实验室获批投入建设,学科负责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专项“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及系统集成”正式启动,区域交通协同管控技术、自动泊车、公共交通运营监管信息平台技术等一大批新型科研成果崭露头角。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建设一流学科,同济交通学科将再次依靠历久深厚的积淀和济世为民的情怀,同济交通人勇挑重任、追求创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服务社会现实需要,向国际前沿科技冲锋,问鼎新的高峰。
邹晓磊 文供图
本文转载自《中国交通报》2017年12月第66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