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项目“软土地区承压水基坑突涌计算模型及突涌控制参数研究”、“狮子洋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姿态控制与对接技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系统优化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完成30多项科研项目,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6项。参与的“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担任交通学院交通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室主任,中国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学会理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著作有:《铁路隧道》(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路基检测新技术》、《隧道病害与防治》和《锚杆锚固力与锚固技术》,发表论文80多篇,EI收录25篇,专利4项,软件登记2项。
教育经历:
博士:中国矿业大学 隧道工程(1992-1995)
本科:山西矿业学院 矿山建设工程(1981-1985)
工作经历:
1995.6~现在 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7.7~1992.6 河北工程大学讲师
研究方向
隧道支护与加固、城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安全工程
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项目“软土地区承压水基坑突涌计算模型及突涌控制参数研究”、“狮子洋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姿态控制与对接技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系统优化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完成30多项科研项目,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6项。参与的“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担任交通学院交通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室主任,中国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学会理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版著作有:《铁路隧道》(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路基检测新技术》、《隧道病害与防治》和《锚杆锚固力与锚固技术》,发表论文80多篇,EI收录25篇,专利4项,软件登记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