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存_教授 “高峰学科”团队
团队负责人: 董德存
1994年9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专业:信息与通信系统,并获博士学位。1997.3~1998.3在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UC Berkeley)智能交通研究所研修。兼任上海铁道学会会员、IEEE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上海通信学会理事、上海市物流协会理事。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轨道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包括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控制系统、信息通信理论与系统、交通系统设备管理质量与测评及系统集成技术等。
团队成员:
欧冬秀:2003年获同济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访问学者,2001-2002年度香港城市大学助理研究员。现任同济大学综合交通信息及控制工程系副主任,兼任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轨道交通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会铁路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组委员,曾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从事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轨道关键装备研发与安全可靠性分析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参与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2项,主持或参与上海市及铁道部等科研项目10余项。申请专利8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主编及修编教材4部,其中一部为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成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关键设备与安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及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黄世泽:2011年6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9月-2014年3月,在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2014年3月起,就职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EI检索10篇。申请发明专利4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领域的信息可靠性与安全性。
吕晓东: 兰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获理学学士、兰州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获理学硕士、东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获工学博士。在国际知名期刊,IEEE等国际会议论文集和国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收录7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民航广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筑技术、大规模信息系统的构筑与评价技术、基于网络的信息集成与评价技术、信赖性网络的构筑与评价技术及自律分散系统。
薛永祺:双聘院士。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7年1月生于江苏张家港市乐余镇,1959年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电子学研究所,1961年上海电子所撤销,1962年初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研究员、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一直从事光谱和成像光谱技术研究,期间曾赴国外进行合作研究,为我国建立机载实用遥感系统提供了多种先进的遥感手段,并推动了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先后研制成功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超光谱成像仪,在航空遥感器应用于水文、地质、考古、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开拓了三维成像遥感新技术,提出将扫描光谱成像和激光扫描测距一体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200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11月,2015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薛永祺院士的“光电遥感技术的科学宣传与普及应用”项目共同获得本年度“科普杰出人物奖”。
黄世泽:2011年6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9月-2014年3月,在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2014年3月起,就职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EI检索10篇。申请发明专利4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领域的信息可靠性与安全性。
吕晓东: 兰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获理学学士、兰州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获理学硕士、东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获工学博士。在国际知名期刊,IEEE等国际会议论文集和国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收录7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民航广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筑技术、大规模信息系统的构筑与评价技术、基于网络的信息集成与评价技术、信赖性网络的构筑与评价技术及自律分散系统。
薛永祺:双聘院士。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7年1月生于江苏张家港市乐余镇,1959年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电子学研究所,1961年上海电子所撤销,1962年初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研究员、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一直从事光谱和成像光谱技术研究,期间曾赴国外进行合作研究,为我国建立机载实用遥感系统提供了多种先进的遥感手段,并推动了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先后研制成功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超光谱成像仪,在航空遥感器应用于水文、地质、考古、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开拓了三维成像遥感新技术,提出将扫描光谱成像和激光扫描测距一体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200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11月,2015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薛永祺院士的“光电遥感技术的科学宣传与普及应用”项目共同获得本年度“科普杰出人物奖”。
研究介绍
背景:
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和 “走出去”战略:轨道交通科技持续自主创新更是国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支撑 “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路一带”、“制造强国”和“走出去”战略的全局性重要基础保障。
“重设备轻系统”难以适应现代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轨道交通复杂系统的系统设备倍受各界的重视,并通过各类的技术和质量体系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实际高铁运维是非常复杂系统,从大系统的高度,可以抽象为6M系统(Mission任务、Man人员、Machine设备、Management管理和Media环境、Message信息),这样增加了轨道交通复杂系统的运维复杂度,完全突破以往的专业领域限制,
“重制造轻运维”难以适应现代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轨道交通复杂系统的系统设备制造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关键设备进行独立第3方安全论证(例如德国莱茵TUV),对轨道交通的系统安全运行提供合格系统设备。目前形成人们重点关注设备系统制造的质量管理和安全关键设备的安全论证,而对设备系统使用后续的运维管理质量的关注不够,缺少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运维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和测评体系与手段的支撑,这样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复杂系统将面临安全隐患。
“重设备数据轻系统数据”难以适应现代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随着轨道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要求不断提升,许多系统设备已具备信息化和智能化功能,对系统设备本身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已具有采集、分析处理及监控等能力,形成独立智能体和独立体数据的基础。但仅仅对自身设备系统,实现局部性的智能能力,但缺少全局性和6M关联性的研究。
轨道交通多起典型安全事故的启示。在信息环境下复杂轨道交通关键系统运维需要从6M大系统角度,依据系统数据,以管理质量体系和测评体系与手段为支撑,有效实现高铁关键系统运维,确保高铁系统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该团队针对 “重设备轻系统”、 “重制造轻运维”、 “重设备数据轻系统数据”问题,以现代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与安全、系统设备运维管理质量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结合其他交通方式的需求,进行拓展性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1、新一代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技术
2、信息环境下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成与管理质量评价技术
3、现代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与安全
4、开拓航空交通管理领域研究
研究成果:
该团队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获得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40余篇。
预期目标:
1、 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初步形成现代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与安全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发表高质量论文每年6篇,其中SCI检索不少于1篇。
2、 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结合重大需求,进行相关应用型研究,申请国家级课题不少于1项、省部级课题不少于1项、其他课题不少于1项、国际合作课题不少于1项。申请专利不少于2项、专利转让不少于1项。
3、 人才培养:国际博士后不少于1名、国际留学生不少于1名。
4、 国际交流:主持召开国际会议不少于1次、国际会议主题报告不少于2次、国际学术交流不少于10次。
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和 “走出去”战略:轨道交通科技持续自主创新更是国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支撑 “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路一带”、“制造强国”和“走出去”战略的全局性重要基础保障。
“重设备轻系统”难以适应现代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轨道交通复杂系统的系统设备倍受各界的重视,并通过各类的技术和质量体系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实际高铁运维是非常复杂系统,从大系统的高度,可以抽象为6M系统(Mission任务、Man人员、Machine设备、Management管理和Media环境、Message信息),这样增加了轨道交通复杂系统的运维复杂度,完全突破以往的专业领域限制,
“重制造轻运维”难以适应现代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轨道交通复杂系统的系统设备制造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关键设备进行独立第3方安全论证(例如德国莱茵TUV),对轨道交通的系统安全运行提供合格系统设备。目前形成人们重点关注设备系统制造的质量管理和安全关键设备的安全论证,而对设备系统使用后续的运维管理质量的关注不够,缺少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运维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和测评体系与手段的支撑,这样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复杂系统将面临安全隐患。
“重设备数据轻系统数据”难以适应现代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随着轨道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要求不断提升,许多系统设备已具备信息化和智能化功能,对系统设备本身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已具有采集、分析处理及监控等能力,形成独立智能体和独立体数据的基础。但仅仅对自身设备系统,实现局部性的智能能力,但缺少全局性和6M关联性的研究。
轨道交通多起典型安全事故的启示。在信息环境下复杂轨道交通关键系统运维需要从6M大系统角度,依据系统数据,以管理质量体系和测评体系与手段为支撑,有效实现高铁关键系统运维,确保高铁系统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该团队针对 “重设备轻系统”、 “重制造轻运维”、 “重设备数据轻系统数据”问题,以现代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与安全、系统设备运维管理质量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结合其他交通方式的需求,进行拓展性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1、新一代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技术
2、信息环境下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成与管理质量评价技术
3、现代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与安全
4、开拓航空交通管理领域研究
研究成果:
该团队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获得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40余篇。
预期目标:
1、 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初步形成现代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与安全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发表高质量论文每年6篇,其中SCI检索不少于1篇。
2、 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结合重大需求,进行相关应用型研究,申请国家级课题不少于1项、省部级课题不少于1项、其他课题不少于1项、国际合作课题不少于1项。申请专利不少于2项、专利转让不少于1项。
3、 人才培养:国际博士后不少于1名、国际留学生不少于1名。
4、 国际交流:主持召开国际会议不少于1次、国际会议主题报告不少于2次、国际学术交流不少于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