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高峰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杨晓光_教授 “高峰学科”团队


团队负责人: 杨晓光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晓光教授于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科系(路桥工程系);1982年7月获得工学学士,留校任中国大陆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后分别于1985年和1992年在职攻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硕士与博士学位,并于1994年应国家教育委员会选考派遣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京都大学交通工学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9月学成回国继续任教。自1999年6月起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起担任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担任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副主任;2002年~2014年担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系主任;2002年起担任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交通安全研究室主任;2014年1月~6月,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同济大学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会主任,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两学科主要带头人之一。特别专注于 复杂交通系统解析/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信号控制和服务理论及其应用,致力于下一代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科学和技术研究。主持完成一批包括第一批国家973和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与科技支撑计划,以及重大应用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发表于国内外核心刊物并被引用,理论意义和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分获国家公安部、上海市、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技进步奖12项。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等精品课程,主编著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已培养博士59名,硕士100名,出站博士后10人,获上海市育才奖;主参与共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入选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上海市领军人才、同济大学教学名师等。历兼任教育部高等院校交通运输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安部/住建部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科技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多省市的城市交通顾问、“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 Network Reliability” 国际会议委员会委员、《交通信息与安全》副主编、《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学报》等多个学报编委等。( http://www.yxggroup.com/,Email:yangxg@tongji.edu.cn)

团队成员:

马万经,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亚利桑那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任访问学者。现为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先后入选“同济大学青年岗位能手”、“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参与多项"863"、科技支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申请专利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5 项。参与编写了国家规划教材《交通设计》和《交通管理与控制》,参与翻译《交通信号控制指南—德国现行规范 RiLSA》 ;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是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B/C等国内外多个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交通设计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辆共享等。
        云美萍,女,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行为与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参加完成国家863计划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3篇,EI检索30余篇。现讲授本科生课程“交通系统理论”,曾讲授本科生课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设计”;讲授研究生课程“交通行为理论与分析方法”、“交通行为与交通政策”、“城市与交通数据及信息分析方法”。
        吴志周,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交通系统、车路协同与主动交通安全等,讲授本科生课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和研究生课程《车路协同与主动交通安全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共主持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国际合作交流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7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研究介绍

背景与方向:
      面向复杂道路交通环境和条件,以交通系统效能与运行最佳化和智能化为目标,与时俱进主攻“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系统工程理论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复杂交通系统解析与全息预测/预报/预警/决策支持、交通设计、主动交通系统管理(ATSM)、主动交通控制系统(ATCS)、公共交通优先与服务和绩效管理、交通共享与主动交通需求管理(ATDM),以及车路联网与协同基础系统理论与方法及关键技术。
代表性成果:
      (1)主参与完成中国第一套“城市交通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1986-1991,国家“七五”科技攻关75-2443计划及重大成果)”;(2)“复杂环境与条件下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1998-2015,国家973计划G1998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获2015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面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的交通状态预测预报关键技术”(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4)“复杂条件下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等);(5)第一个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1998年);(6)第一个“公共交通服务与绩效管理系统”(2004年);第一个“车路协同交通控制系统”(2009年);(7)首提出“考虑进出口匝道排队约束的城市快速道路匝道流入动态控制系统理论(1996年);(8)创立“交通设计”理论与教育体系(第一部专著、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一部被翻译英文专著、第一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一部“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设计规程”、第一部国家“城市交通设计导则”等);(9)交通系统与交通流基础理论(TR-PartB/C等国内外顶级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预期的目标:
      (1)面向交通与运输系统的快速变革和重大需求,构建基于数据和实验的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及服务和决策基础理论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2)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影响力的学术团队,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3)建立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同济大学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系统”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