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当"实践育人"遇上乡村学子:同济党支部交出的六年答卷
  发表时间:2025-06-24    阅读次数:

2025年6月17日至6月19日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在学院党委支持下,由王琍琍、唐雁两位老师带领杨恒、陈炅、郑沂铭、黄之懿、毛卫昱、赵泽瑞等六位学生党员,共派出8名助学代表,深入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开展为期三天的“助学•筑梦•铸人”实践育人活动。


得益于交通学院的鼓励支持、松溪县教育局的大力帮助以及当地学校校长与老师的热情配合,活动顺利开展。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专题宣讲与当地初高中生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方法、解答成长困惑,并提供实用学习建议,助力学生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使他们认知更广阔的世界。此次活动以实践育人形式深刻践行了“同济天下”的理念,为松溪县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同济力量。

校企相携,筑梦松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六年的坚守与传承,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今年,助学活动踏入第六个年头,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第六次踏上松溪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在这六年的征程中,支部的助学之行从未停歇,每一次的出发都带着满满的爱与关怀。

本次助学活动,如同往昔一般,带着满满的爱与关怀,共计捐助了8名学生。而至今,累计捐助的学生人数已达到了29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累积,更是无数梦想的延续和希望的传递。支部通过与中机空港(北京)建设有限公司的紧密合作,成功筹集了12000元资金,这些资金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海洋,为那些品学兼优却家庭困难的学生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携手同行,共筑梦想

在松溪县的花桥中学、三中和一中,这三所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十分有限。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的郑沂铭、陈炅和黄之懿三位同学,带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未来的希望,跨越山海,来到这些学校,为当地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6月18日上午,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助学团队来到花桥中学,郑沂铭同学以“追光的你们,终将万丈光芒!”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充满启发的讲座。他首先抛出两个问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不想做什么样的人?”通过分享自己的想法,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

郑沂铭讲述了自己初中时期的从“学渣”转变到“学霸”的精彩故事,收获了孩子们的一片“哇”声。他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学霸”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需要尝试的勇气与自律的能力。他还通过诙谐的语言向孩子们传授了学习的方法,从记忆曲线讲起,具体到如何应用在日常的学习中,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学习小习惯,引导孩子们更高效学习。讲座结束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提问,整场讲座在热情而又不失秩序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6月18日下午,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助学团队来到松溪三中,陈炅以“同心出发,筑梦远航!”为主题,为初一升初二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充满希望的讲座。他以空白画布为喻,引导孩子们思考未来,分享了自己在同济大学的学习和科研经历,让孩子们明白科研并非遥不可及。他还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最后,他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结尾,希望孩子们珍惜时光,勇敢面对挑战,用青春的画笔绘出绚丽的人生画卷。

6月19日上午,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助学团队来到松溪一中,首先为取得了优异成绩的三位同学颁发了奖学金,希望这些奖学金能够激励更多的同学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黄之懿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主题,为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激励人心的讲座。黄之懿以生活中的小事开场,引发同学们的讨论,随后分享了自己在同济大学的学习经历和科研项目,展示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科研的魅力。他鼓励同学们在学业上不断努力,勇于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些讲座不仅传授了知识,更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在这些偏远的山区学校,同济大学的学子们用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助学团队累计宣讲8个班级,辐射200多名学生,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梦想的点燃。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帮助孩子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了学习动力,更开阔了他们对未来的眼界,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勇敢地扬帆起航。


齐心筑梦,共赴未来

6月18日下午,在当地教育局领导的邀请下,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助学团队前往松溪县教育局,开展了主题为“上海同济大学一松溪助学实践育人活动”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助学团队详细介绍了自2020年以来助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包括活动的起源、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他们分享了团队成员在助学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强调了助学活动对于提升党性修养、践行社会责任以及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他们也表达了对松溪县教育局一直以来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感谢之情。


松溪县教育局的领导对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研三支部的助学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活动不仅为松溪的贫困学子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表示,同济大学的师生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扶贫的深刻内涵,为松溪的教育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并希望以后能继续加深合作,在同济大学与松溪之间建立深厚友谊。

不忘初心,助学圆梦

活动期间,助学团队踏入了今年受助的贫困生家中。这些学生家境虽困难,但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家长们热情地招待团队,对团队的到来和对孩子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交谈中,他们自豪地表示孩子在家懂事乖巧、懂得感恩。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的师生们与学生家长围坐在一起。杨恒和同伴们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解答学业上的困惑“期末考试别紧张,有问题随时找我们。”他们的话语中满是鼓励与关怀。除了学业指导,助学团队还为每位学生准备了1500元助学金和一些生活用品。离开时,家长们眼神里蕴含希望,目送助学团队离开巷口,或许除了他们自身对孩子的期盼外,也将孩子一部分的未来寄托在这群参与助学的党员之中。

在松溪之行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场景。贫困家庭用坚定信念和无私的爱,为孩子求学之路筑起坚固堡垒。乡村教师坚守一线,用汗水和智慧为孩子照亮前行道路。乡村中学的整洁教室、标准跑道和先进设备,彰显党和政府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在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多年的探索下,团队为孩子们制定了全面助学计划。我们坚信,在各方支持下,孩子们定能展翅高飞,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张友强

|作者

孙海燕、杨恒

|审核